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7.31
原住民族生活環境自然資源評價模式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環境生態保育、學術研究  
作者 阿浪・滿拉旺
學校系所 中華大學 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溫室效應和極端氣候變遷,使原住民族地區部落生活安全與環境資源產生相對不確定性因子。原住民族強韌生命力和延續宗族的動力,有賴於環境工程品質最佳化和細緻化,是故全距效率e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評價模式以P*A*Q監督專案執行,做好水土保持、農村再生和坡地防災,持續動態掌控變動的源頭。達到降低貧窮循環、吸管效應取向和杜絕破窗理論。

進一步公共工程已引進「美國國家水科中心河道三維動床數值模式」之專案應用,施工階段透過建物資訊模型(BIM)技術,結合雲端技術、行動裝置、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及3D列印等技術,建立即時工程資料。輔以專案的流程執行系統(MES),可快速整合資料萃取情報,解決當下問題和建立前瞻性管理。專案從啟動、規劃、一直到執行、監督和控制,過程都會有設計變更和變動關係人,包括政府、客戶(承商)、上級、其他部門、供應商等等。
專案成敗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著偏鄉部落生活環境,因此做好全距效率評價模式管理,提高原住民族生活環境資源最佳化是專案成功的關鍵。傳統上環境工程專案應用被視為一種人際關係技術,也就是純粹依賴個人經驗和人際交誼,無法系統化的有效管理。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本研究提出全距效率(OEE)評價的數學模式,模式考量專案應用在每個子階段發包工程成本影響力,彰顯個別階段的風險、提示警報和及時改善等。模式以 LINGO軟體求解,可以在有限的應對成本和工程進度下,根據成本差異,找到個別階段的最佳應對策略,實現偏鄉部落生活環境最佳化目的。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90571752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