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兒時記憶:從《兒時記憶》中探討家族的起源與鄉土變遷
族群: 平埔族群  
主題: 地方誌、學術研究  
作者 李仁達
學校系所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地點 基隆市 七堵區    
研究內容

【摘要】
本書面報告主要是以一個離開家鄉多年之後,又重新進入到故鄉土地上的本地人身分,透過與鄉親父老的對談中以及作者本人從小在這塊土地上生長的記憶,對當地聚落的形塑過程、產業的發展變遷與對地方人口、生活的影響…等進行探訪與研究。主要將以使用深度訪談、口述歷史及文獻回顧等研究方法,針對下列主題進行探訪、記錄與分析:
一. 從瑪陵坑的地理環境進行田野描繪,以呈現當地因特殊坑谷地形所形塑而成的聚落樣貌。
二. 從當地居民掃墓、祭祖的儀式回溯先人從唐山過台灣的拓墾背景與歷史軌跡。
三. 透過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紀錄與觀察,探討地方產業的發展對當地人口與生活的影響。
四. 每一個人從小生長的土地,往往會成為其生命旅程中縈繞不去的鄉愁,有研究表明,「自我認同的鄉土觀念是與出生地、兒時的記憶(文化傳承)、心靈的歸屬感、相同的價值判斷…等複雜的文化因素聯繫在一起的。」回顧曾經拍攝的主題,皆與我從小生長的土地、家鄉有關,《兒時記憶》更是直接地透過記錄女兒在家鄉就讀的過程,讓我重新回到家鄉的土地,尋覓自己曾經走過的童年生活。

瑪陵坑港口位在基隆市七堵山區,早期為平埔族的聚落,曾經發展過茶葉並因煤礦
的興盛而吸引許多從外地來此謀生的人口,而隨著產業活動的沒落,導致當地人口的外流,加上近年來當地土地的開發及垃圾掩埋場的興建…等,這塊從小讓作者及許多在地人留下深刻記憶的鄉土,已經逐漸改變了她原本的樣貌,而她曾經歷過的茶香飄逸的年代與看似繁榮的黑金歲月,也將隨著人們記憶的遺忘而隱沒於歷史的洪流裡!《兒時記憶》期望透過耆老的述說與文獻的回顧,能夠形塑家鄉聚落形塑的過程、先人移民墾拓的歷史及地方產業變遷對當地人口、環境的影響並從實際的生活經歷,重新探尋那已經逐漸遠離的兒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