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8.01 ~ 2021.07.31
跨域氣候變遷與災害社會調適與韌性機制、行為與策略之研究-氣候變遷下原住民部落災害調適行為與韌性策略(子計畫三)(III)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環境生態保育、傳統生態智慧  
主持人 吳杰穎
執行單位 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文關鍵字:災害韌性; 氣候變遷; 原住民部落; 災害調適;傳統生態智慧; 坡地災害; 減災; 災後重建; 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 成長管理區; 國土計畫; 傳統領域
英文關鍵字:Disaster resilience; Climate change; Indigenous tribe; Disaster adaptation;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Specific regional plan for aboriginal tribe; Growth management area; National spatial plan; Traditional territory

許多的原住民部落,存在各種坡地災害的隱憂,水保局公布的土石流潛勢溪流,在原住民地區即佔了約45%;2019年水保局公布34處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有26處位於原鄉地區;也有許多原住民部落是位在順向坡。未來氣候變遷帶來極端的強降雨,原住民部落面上述坡地災害的威脅將越來越大,除了工程式的減災,應該要有非工程手段的減災對策。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重建經驗,似乎「減災」的考量,造成「復原重建」政策的失當。政府有必要再次檢討原住民族未來面對氣候變遷下,受災後的復原重建之政策。國土計畫法公布後,開始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之推動,2019年鎮西堡及斯馬庫斯部落,成為第一個通過之案例。該計畫規劃了五種功能性分區,其中的「成長管理區」,被定義為人口成長、部落發展願景及因災害潛勢等因素而需調整之預備發展區。「成長管理區」似乎有可能作為位於坡地災害潛勢區的部落,做為遷村預定地之非工程式減災策略;又「成長管理區」似乎也可作為部落災後復原重建的階段,必須遷村時的預定地。本研究第一年從原住民的社會資本、傳統生態智慧中角度,建立部落災害韌性與調適的分析架構。第二年則將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具體化並轉化成為專屬於原民部落災害韌性提升之機制,把重點放在災害管理的「整備」及「應變」階段的議題。接下來第三年(本年度)之主軸,將探討原住民部落在「減災」及「復原重建」階段,如何提升部落之韌性。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座談等方式,釐清「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中的「成長管理區」,作為解決原住民部落,離開高災害風險地區的非工程式減災手段,或作為災後復原重建之遷村預定地可能會遭遇之議題與對策。 

相關網頁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35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