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1.01 ~ 2020.12.31
從傳統農耕到現代農業:南台灣原住民族食物主權之研究-林務局自然教育失落的一角:原住民族食物主權與傳統領域的思辨
族群: 排灣族   
主題: 部落發展、環境生態保育  
主持人 林慧年
執行單位 義守大學觀光餐旅學院原住民專班
地點 屏東縣 獅子鄉    
研究內容

中文關鍵字:自然中心;林務局;環境教育;課程發展;食物主權;傳統領域;原住民;去殖民;移民者殖民主義
英文關鍵字:nature centers; Forestry Bureau;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development; food sovereignty; traditional territory; indigenous people;decolonization;settler colonialism

林務局回應從生產主義(poductivism)轉變為後生產主義(post-productivism)的國際浪潮,將過去的伐木生產角色,逐漸調整至永續林業的多功能角色,其中包含自然教育,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自2007年陸續成立,目前全台共有八個自然教育中心,多數位於國家森林遊樂區內,2017年屆滿十週年之際,林務局彙編來自八個自然教育中心共12套教案,出版《學‧森林》一書,教案涵蓋森林生態、經營、文化和當代議題等主題,但內容卻鮮少提及原住民族,極少數教案以文化回應納入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但並不涉及林務局大部分的林班地為原住民族農漁獵採集之傳統領域與食物主權的內涵,這呼應Wilson(2005)的觀點,後生產主義是立基於「人類是在自然之外」的西方保育思維,持續將原住民族邊緣化。因此本研究第一年將透過焦點團體訪談八個自然教育中心的第一線教師以及所屬之輔導團隊(自然教育中心皆為委外輔導經營),探討其對於林務局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的瞭解、目前教案與原住民族議題的關聯、以及教案融入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的抗拒與困難;第二年將以南迴公路上雙流自然教育中心(即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週邊部落(包含伊屯、雙流、草埔、內文和東源部落)為研究場域,透過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歷史文獻分析等多元方法,了解部落傳統領域與雙流自然教育中心場域的重疊性,以及族人於場域內外所從事的農漁獵採集活動內涵與歷史脈絡;第三年將透過行動研究,與雙流自然教育中心的教師和輔導團隊合作,探索促進教師與部落族人對話的策略與方法、教師融入去殖民的脈絡於課程發展的方法與困難、以及融入原住民族的知識論、本體論與宇宙論於中心課程的方法與困難。本研究希望能再連結、再建構、再重現原住民族與土地之間的觀點於林務局自然教育中。
 

相關網頁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337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