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1.01 ~ 2020.12.31
原住民族移居部落獵場治理現況與自主管理的發展-變遷中的領域、自然與傳統:原住民狩獵爭議的政治生態學分析與國家的空間治理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農耕漁獵、文化慣習  
主持人 陳毅峰
執行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文關鍵字:自然;傳統;原住民狩獵;政治生態學;「自然—社會」關係;領域空間;韌性
英文關鍵字:nature; tradition; indigenous hunting; political ecology; nature-society relationship; territory; resilience

狩獵議題已經是原住民社會與動物保護團體,或更廣義的環境團體之間,潛在衝突的重大根源。回顧爭議焦點經常聚焦在對「自然」與「傳統」的不同認知與表述,因而嘗試由理論上解析此議題,勢必要重新思考由原住民知識體系及環境團體看待自然的差異,以及對待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
自然對人類的意義在工業革命之後出現重大轉變,而殖民擴展的結果不僅讓原住民對自然失去原先享有的主權,對自然及其資源的抽取與剝削更成為資本主義發展不可避免的路徑。主流思考宰制下的自然或荒野,經常無視於參與創造此地景的人群,而與文化成為二元對立的兩個極端。自然╱社會,以及傳統╱現代性兩組二元對立概念一直困擾狩獵議題的社會共識生產。
本研究回顧過去十餘年所發生的狩獵問題爭議及近兩年的改變,嘗試由龐大二手資料中整理過往的各方論述及其潛在觀點,並與當代探討自然與傳統的文獻做批判性閱讀,尤其是政治生態學與「自然—社會」相關係的理論,並引入韌性思維與領域空間的治理。當狩獵被視為社會—生態體系時,聚焦的將不再是對獵物族群的影響,而是在於整體系統的韌性,意味著關切體系的適應與變遷。經由原住民族、動物保護團體、專家學者等多方關鍵人物、政府機關的深度訪談做補充,輔以深入對談的研討會或座談會進行社會倡議與溝通,達成部落狩獵自主管理的預訂目標。 

相關網頁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332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