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原住民族勞動參與率高於一般民眾,原住民族從業人口前三名分別為製造業、營造業以及農林漁牧業,多屬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等高風險、低發展性、不穩定的體力型工作,其平均月薪未及一般受僱勞工的二分之一,有六成原住民家庭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低於我國政府貧窮線,面臨經濟困境。 本研究為解釋影響原住民族貧窮的因素,採用中研院2007年「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調查研究」資料庫,以受訪者背景資料、個人資本、家庭結構等為自變項,工作狀況為中介變項,是否貧窮作為依變項,並透過邏輯迴歸分析各個自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影響貧窮的直接因素有年齡、居住地、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家庭型態、是否多子女、家中有幼兒,其中年齡、居住地、教育程度、心理健康、是否多子女、家中有幼兒亦透過工作狀況間接影響貧窮;性別、身體健康、尋職管道則主要是透過工作的取得間接影響貧窮。中介變項即工作狀況顯著受到背景因素與個人資本的影響,但並未受到家庭型態的影響。此外,造成原住民族貧窮的因素很多,後續研究仍須加強對於勞力市場結構、大環境因素、甚至於歷史層面等因素的分析,才能完整陳述原住民經濟困境之原因。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314024479083176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