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1/03/09
3/9狩獵釋憲案言詞辯論 回顧3件狩獵案細節
族群: 布農族   
主題: 法律政治  
記者:Siku(林瑋茜)/Iku Lo’oh(張治平)/iusungu/島秀
地點: 台東縣 台東市    

短短幾句話,道出傳統文化與現行法律之間產生扞格的無力感。狩獵文化形成跟傳承,仰賴著生態的多樣性,長久下來,也和自然環境形成一環,而受部落族人景仰的獵人,要掌握獵物行蹤,必須要熟練狩獵技術、謹守禁忌,對傳統領域的動、植物有深度了解,但為何光榮的獵人,卻變成罪人?2013年8月,Talum王光祿在台東,拿撿到的土造長槍,在不是祭儀期間,獵捕到當時還在保育類名單裡的一隻山羌及一隻長鬃山羊,被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保法",判刑 3 年半,罰金7萬元,就在他要入監服刑前,開始引起外界關注,一連串救援獵人行動開始展開,先是檢察總長顏大和決定提起非常上訴,暫緩執行,最高法院也提出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釋憲聲請。因為狩獵到保育類動物山羌,遭判刑的卑南族獵人潘志強,也同樣在這次聲請釋憲案。 同樣也在這次釋憲聲請行列的,還有一名住在桃園的原住民族人黃嘉華,他在網路上買到一支空氣長槍,拿來狩獵用,後來警方持搜索票到他家扣得空氣長槍,就在桃園地方法院審理時,法官認為,依照現在社會環境下,相較於自製獵槍,空氣槍同樣可以做為實現原住民族狩獵文化的工具,從殺傷力來看也未必比獵槍危險,但是目前法律排除空氣槍適用範圍,違反了平等原則,也不符合比例原則中的衡平性,因此決定聲請釋憲。 法院判決的不一、警政機關態度的模稜兩可,造成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延續上的困難,三案在3月9號要進行憲法法庭的言詞辯論,走上釋憲這一路,為的就是,不要再有下一個王光祿、潘志強和黃嘉華。 透過釋憲辯論的線上同步直播,不只讓更多人單純從法律合憲與否做討論,律師謝孟羽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從中理解到,原住民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經過政權更迭,所受到各項權利與文化是如何被錯誤詮釋與裂解的過程,進而促進社會對話。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551,62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