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4/06/09
《新故鄉願景》冉而山劇場開創原民文化新路 吟唱部落神話找回自我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音樂、舞蹈、戲劇、傳統信仰  
記者:江家華
地點: 花蓮縣 全部    

「吼嗨呀吼依呀」清晨六時,花蓮天祥山邊傳出清亮歌聲,只見眾人交叉手牽手圍成同心圓,在長者引領下跳舞吟唱並暢飲小米酒。這 是阿美族傳統的祭祀儀式,也是冉而山劇場的晨間訓練。

「這樣的祭儀逐漸在部落消失。」阿道.巴辣夫.冉而山領軍冉而山劇場,嘗試將阿美族祭儀樂舞轉化為行為藝術。今夏,他們將帶著新劇碼《Misa-Lisin.彌莎禮信》遠赴英國愛丁堡國際藝穗節,在當 地演出21場。

阿道.巴辣夫與團員姚如芳來到本報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接受主持人、《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訪 問,聊到冉而山劇場如何透過吟唱舞作等行為藝術,傳承阿美族文化 。

放羊孩子回鄉 傳承文化
今年65歲的阿道.巴辣夫,來自花蓮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說起自己年輕時也是「放羊的孩子」,小學二年級來到都市求學工作,直到 1990年,一次偶然地機會看到馬蘭阿美族的婦女演出在水田上除草吟 唱,「那一幕讓我感動落淚,想起遙遠的故鄉,決定回家看看。」
年輕就離開家,阿道.巴辣夫對自己文化並不熟悉,他在1991年加入原舞者,並在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等人協助下,回到部落進 行田野調查,謙虛地學習阿美族及其它各族祭儀樂舞,「阿美族文化 除了崇謝祖靈、敬拜天地外,神話與傳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山之巔海之角 集訓學習

冉而山的團名,便是源自阿美族神話及繁衍後代的發源地,阿道.巴辣夫說,「太巴塱先祖為南方的天神,第四代子孫因海神強求婚姻 ,一家流離失散。一場大海嘯,讓兄妹隨著洪水漂流到冉而山,兄妹 結婚後連續生下大蛇、烏龜、蜥蜴、山蛙,後來祈求天神幫助,終於生下人類,也是太巴塱部落祖先。」阿道以此命名,希望劇場能傳承部落儀式與神話。
傳承阿美族文化,不能僅靠單獨一人,這樣的想法讓阿道.巴辣夫興起以「原住民行為表演研習營」招募團員,集訓地點選擇在山之巔海之角,白天帶著團員步行接觸自然,晚上則傳誦部落傳說神話。

阿道.巴辣夫說,「傳統年祭中,阿美族的男子會集結到山上過夜,白天採集野菜給耆老,晚上則接受長老訓誡,通過考驗就可以正式加入部落集會。」

放下社會框架 回歸自然

研習營曾開辦3次,頭兩屆只招募原住民,直到第三屆才對非原民 朋友開放。36歲,來自屏東林邊的姚如芳便是這樣加入冉而山劇場。她表示,「這個環境劇場最大的魅力,就是讓你放下社會框架,學習 阿美族的生活態度,仰賴大地自然灌溉的一切。」

《Misa-Lisin.彌莎禮信》(阿美語裡泛稱一年四季都有的祭儀)來自第三屆研習營成果,團員利用9天8夜習得阿美族文化,透過與自身文化的激盪,發展出結合吟唱、鼓樂及部落神話的表演。去年於中 央研究院首演,獲得胡台麗以「開創一條展現變遷中原住民文化的新路」讚許。

阿美族祭儀 大放「藝」彩

除了台灣,冉而山劇場通過文化部遴選,今年7月赴愛丁堡參加國際藝穗節第一屆台灣季演出。阿道.巴辣夫說,「我們非常僥倖,能 夠在29個遴選團體中脫穎而出,未來也希望能朝此目標一直走下去,鼓勵團員從演出中找到自己。」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565,76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