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11/11/03
庫巴之火:阿里山林業百年與鄒族
記者:巴蘇亞‧博伊哲努
地點: 全臺 全部  
名為「阿里山林業一百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嘉義大學召開。會中提出的論文涵蓋林業經營、樹種變遷、人文、族群互動、森林遊樂等層面;與會除國內的學者專家,還有日本、美國與中國相關領域的學者。

自1911年日人開始在阿里山伐木,確實已歷百年;由日人先由耳聞,再由鄒族部落居民帶領,親見阿里山「無盡藏」的大片森林,再由總督府委託東京帝國大學教授進行縝密的調查,確認其地有豐富的上等林木如扁柏、紅檜等;接著建築鐵道,由嘉義北門入山,迴旋於山豁溪谷之間,直到沼平。順利構成了掠奪山林資源的孔道。這百年的發展,其實緊密連繫著世居此地的鄒族人。

日人進入阿里山開採林木,就如全世界當時盛行的殖民帝國的行徑──以優勢的政經與軍事力量,壓迫被殖民者交出其珍貴的自然資源。

阿里山的鄒族人,原有其傳統管理土地的方式,溪流、山林分由部落、家族所擁有管理,漁撈、狩獵時,家族成員只能前進自己的漁區、獵區;耕作、採集也只能在眾人認可的區域進行,所以在這種機制下,族人得以藉著尊重自然與和諧人際的情況下,生產並獲取生活的資源,也維繫了整個居住區域的生態與資源。

根據鄒族部落的口碑,現今之阿里山原係某家族(高、武)之獵區,隨著日人上山伐木,所謂「獵區」,在殖民者眼中根本不會當一件事。珍貴林木一一被伐倒運走,鄒族人對此地的記憶也逐漸模糊。

此地原被鄒族人稱為「松樹之地」(psoseonzana);由命名方式即可了解,在鄒族人眼中,那高大的紅檜、扁柏等林木,本非看中之物,以其巨大、難以砍伐,無法作為耕作地,而野獸也因其果實、樹皮、枝葉非能食用而不願接近,因此日人眼中的佳木,反倒是族人的「無用之木」;反倒對於錯落分布其間的松樹有很清楚的看法—可以點火、引火或作為火炬等。

日人在阿里山伐木約34年,戰後林務部門繼續伐倒巨木,輸運下山,一直到80年代,才逐步改變伐木的政策。

將千百萬巨木伐倒,再加上入山的鐵路、公路,百年來阿里山生態環境已然遭到重大的影響,加上旅遊事業帶來的人潮、旅館、飲食、垃圾與土地的超限利用,阿里山地區的土地只能用千瘡百孔來形容,而具體的警示則是每逢稍大的風雨,立即面臨路斷橋毀與嚴重土石流、崩塌的災情。

百年來,鐵、公路像兩把利刃直接刺入阿里山,鐵路運走原本護持土地的樹木;公路帶來進一步傷害土地生態的觀光商業。鄒族人並沒有因為林業與道路而進入而在歷史與資源上獲致多大的利益,反倒是因此喪失了自主自立的地位,甚且由這些道路的開通,讓族群陷入難以掙脫的困境。

森林鐵道開闢,造成吳鳳故事的渲染與運用,曾重擊鄒族人的形象;228事件搭火車下山的部落青年,後來遭到統治者嚴密的監視,部分菁英更受到槍決或長期監禁,讓鄒族人在歷史上長期噤聲,喪失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創意。阿里山林業百年,值得紀念,鄒族人也應該深深記取這段徹底改變自身地位與生存方式的歷程。

(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84,21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