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11/10/02
生命迴路 古勒勒鍛造自由
記者:呂淑姮
地點: 全臺 全部  
「太美了!那一路上太美了!孩子!恐怕你已經不懂如何走那條開滿百合花,蝴蝶乘風展翅飛舞的生命旅程,你在另一條路上已走得太遠,你承載的行李有太多的不必要,再也回不來了。」這是排灣族雕刻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的母親常說的一段話,這段話也成為他創作的核心之一。

生命旅途甜蜜沉重
古勒勒第一次擔任策展人的《迴》雙人聯展,目前正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展出,展期至11月18日,參展藝術家為雷恩與古勒勒。古勒勒說,《迴》聯展中有他們想要表達對於生命的想法:「生命的旅程有多遠,要尋回的路程就有多長。」一路上看似孑然一身,但此身與心已經背負了無數難以衡量的重量,讓人有時無法看見路程的美麗。

談到佈展前、看到自己與雷恩作品「見面對話」的一剎那,古勒勒還是有許多感覺卡在喉嚨裡:「你知道嗎?我不曉得怎麼說。」這種「不知道該怎麼說、請看作品」,撇開文字表象、超脫眼界之外的表達方式,是最常出現在藝術家和原住民族的對話中,有過相同經驗或震撼者,真的都能理解「不知道怎麼說」是怎麼一回事。

創作理念不帶包袱
此次《迴》聯展中作品為木雕與鋼鐵雕,能夠引起共鳴的,就是創作與創作之間的互相對話,她們並非完全獨立的個體,而是展現創作者對生命的想法或提問。

「希望作品是沒有包袱、沒有框架,很自由的。」古勒勒用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他想傳達的話語,關於藝術家也有包袱和框架這件事。他說,在創作領域裡其實也有刻板印象,尤其是原住民藝術家所背負的,例如「原住民創作者的風格」或是族群議題。

古勒勒舉了個淺顯的例子:看到雕龍畫鳳,無論東西方的人,一定會立刻想到華人,因為這是華語族群的代表性圖騰。同樣的,排灣族也有代表性的木雕工藝圖騰和陶壺藝術,讓人一望而知這是排灣族意象的一環。

「但這不代表排灣族或者華語藝術家必須得在同樣的領域重複使用前人創作過的圖騰。」古勒勒說,用刻板印象看藝術家是不公平的,原住民籍藝術工作者的作品不見得就非得走「原民風」,所謂創作,就是人在現在的生活裡一起往前進。

探尋原民文化應深入
在族群議題上,一向是許多藝術家共同創作的題材,原因之一在於和自己的生命經歷關聯緊密。古勒勒認為,每個人看待創作的角度不同,有的人批判、有的人抒發自身的感傷;他希望能讓作品從生命的各種面向被看見內涵,可以無限、可以釋放:「就是『無題』,自由自在。」

古勒勒對於族群議題的態度,採取較為淡然以對的方式。每個族群中,對於各項議題的探討,不同的人本就有著不同的應對模式,並因此產生更多元的觀點,等待時機來臨時可互相討論。

但在文化層面,古勒勒還是提出點醒:「政府在各種場合喜歡用原住民族樂舞當作台灣的代表,可是決策者沒有深入了解原住民族文化,有時難免流於皮毛形式、讓觀眾走馬看花。」古勒勒說。

生命的延續,也是一種美的呈現。古勒勒微笑地說,教育不是刻意,他會用最生活化的方式,說自己母親的故事、說母親曾講過的故事給身邊的孩子們聽,讓孩子們了解Vuvu曾經見過的美麗與自然。

(本系列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執行)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617,15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