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1/10/02
《三少四壯集》重返阿朗壹古道
記者:劉克襄
地點: 全臺 全部  
這是走路者的天堂,任何孩子都該擁有的成長場域。家長不需要教導,只要帶他們到來就好。走過自然和歷史的交界,走出更多土地的關懷。

一代一代走過,生命就會記取,烙印成這塊土地重要的銘記。

搶救阿朗壹古道迄今,這條老路清楚地發展出三個當代自然步道的意義。

第一,在這條簡單的海岸線,古道以多樣的面貌呈現。

過去我們看待這條卑南古道的中段,往往從著眼於荷蘭人的武裝尋金,日本軍隊的侵入牡丹社,或者是接續的,清朝士兵前往東部的駐紮。這一從台灣史大事紀的角度,往往會窄化我們的視野,侷限於探險、戰爭或殖民地教化的思維。阿朗壹古道早超越了這個層次,可能是東部最富多樣生活內涵的一條。

原住民間在此一區域的部落競爭或禮尚往來,西方旅行家對異文化的好奇和調查,恆春知縣周有基對港口茶產業的地方夢想,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士屢屢東來的信念,還有平埔族陸續遷移樂土的期待,都在這條古道周遭精彩地發生。阿朗壹古道的未來守護,不只是一條海岸的保存,而是這個區域文化歷史流動的完整性。

第二、古道的危機激發了社會各階層跨領域的高度共識。

如今再回顧,薄弱如一線蠶絲的阿朗壹古道,也不僅僅維繫著卑南平原和墾丁半島間族群的生活交流,還牽扯進自然生態跟都會文明間的互動關係。

位居偏僻海角,離首善之區遙遠的陌生古道,按理應缺乏反對的聲音,但面對都會文明的過度開發,不同領域的人透過簡單走路的信念,正匯集前所未有的力量,展現理直氣壯的抗爭。它不再是一條歷史古道的內涵,而是生活裡需要何種交通,正在被努力檢驗。

多數人或許還是對它很陌生,但它是一個重要的象微。只想擁有一條,森林可以連接海岸的泥土路。這麼簡單的要求,其實很卑微。那是大家在自己土地生活的最小尊嚴,不需要額外的社會福利,也不會造成更多社會成本的付出。假如這樣利益糾葛最少的地方,都難以實踐路權,其實再多的森林保育和溼地維護,都會有枉然之感。

晚近社會風行趨慢去快,但換成一條水泥公路,我們急速經過,沒有腳踩海岸礫石的踏實,耳邊不時聽到車流轟隆的車聲,如何樂活和慢活?這條海岸古道若不保,彷彿早年日本政府要求好些原住民禁止紋面。我們的生活價值其實也在不知不覺地被踐踏。

第三、古道提供了走路者最後堡壘的省思。

阿朗壹以卵石海灘的原始寧靜,完整地保留著自然環境,展現了早年的福爾摩沙之美。當台灣其它海岸,五公里一漁港,到處是削波塊,被譏諷為垃圾包圍之島時,這兒繼續完整地存在,其實更具強烈的對照。

大自然以神奇的海洋力量,在此日以繼夜地沖刷著錯落有致的卵石,每天重新鋪陳古道,讓我們從容地漫長徒步。這是走路者的天堂,任何孩子都該擁有的成長場域。家長不需要教導,只要帶他們到來就好。走過自然和歷史的交界,走出更多土地的關懷。一代一代走過,生命就會記取,烙印成這塊土地重要的銘記。

二十年前,當我追逐著西方旅行家和十八蕃社首領潘文杰的身影,坐在南田卵石的沙灘,遠眺著長浪起落,旁邊有綠蠵龜的屍體橫躺,但因古道還在,我以其小小的死亡,感受這一自然場域的寧靜和肅穆。如今來回兩遍,縱使看到綠蠵龜活絡地登陸,假如古道變公路,我都有逐漸失去明天的悲涼。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604,48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