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11/08/18
刻畫動態美 鄭詠鐸踏「石」築夢
記者:呂淑姮
地點: 全臺 全部  
當你路過寺廟、工藝品店,是否想過佛寺殿堂中的莊嚴佛像以及商店中大小精美雕刻藝術品,是出自於哪些藝術家之手?對於雕刻的作者們而言,他們在創作雕刻工藝品時,又是抱持什麼樣的想法呢?

出身花蓮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石雕工藝家鄭詠鐸說,早期他以精緻化的藝術創作雕刻為主,也雕刻石製的佛像,還曾在中台禪寺工作2年。「龍、鳳、中國風的題材,是石雕藝術品中的大宗。」對鄭詠鐸來說,龍鳳題材的作品可算是藝術品範圍,雖然主要是迎合市場,商業性質較高;他認為,只要是美麗精緻,都可以被稱為藝術品,不管它是否為了商業創作。

「住在中台禪寺2年,天天都要吃素才能雕刻佛像。」鄭詠鐸笑說,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他並非佛教徒,但仍然尊重佛教的理念。雕刻大佛像的師傅們,個個都在佛像完工後才能開始吃葷。

創作藝術 不忘部落文化
不過,以原住民藝術家的角度出發,最想創作的還是自己族群主題的石雕藝術品。在鄭詠鐸的石雕作品中,有許多都是以原住民族人的「動作」為主題的創作。例如傳統婚嫁的描寫、阿美族女孩的舞姿、勇士的健步如飛,還有祭典的呈現。





鄭詠鐸喜歡用原住民族的動態美來當作品主軸,圖為《馬太鞍勇士》。(圖/鄭詠鐸提供 文/呂淑姮)



鄭詠鐸說,小時候在馬太鞍部落長大,阿美族的年祭有「報信」的傳統。當部落要舉辦年祭前,會派出部落裡的男性,到不同部落去通報與邀請。族中可能是挑選年齡階層裡較小的幾階出去鍛鍊,獲選者都是體力好、反應快,能夠代表部落出使的人。

鄭詠鐸說,因為自己曾在年祭中擔任過部落報信者,所以用這個題材來創作《報信者》,雕刻作品中也充滿了一種自信與勇往直前的感覺。

談到學習石雕藝術的經歷,鄭詠鐸說,他在當兵後回到花蓮,進入工作室開始練習。因為花蓮是台灣礦石產業地,原石石材都從此地再加工或批發出去,所以有特別多的石雕工藝者在此起步;花蓮也是台灣少數有舉辦國際石雕藝術展並且推廣創作協會的縣市。

傳承手藝 青年興趣缺缺
鄭詠鐸說,手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磨練出來,從30公斤的小型作品到超過數公噸的大型作品,他都曾得過各界比賽獎項。 包括花蓮洄瀾美展洄瀾獎,花蓮國際石雕展最佳人氣獎、典藏資格,台灣工藝競賽工藝之夢特獎等。作品經台北市原民會、長庚大學等單位收藏,在花蓮還有「石雕公車亭」大型裝置藝術;在馬太鞍部落入口,也有以族人為創作主題的石雕部落意象。

對石雕手藝的傳承,鄭詠鐸不諱言地說:「很少看到年輕人願意學。」在花蓮,和鄭詠鐸同輩的原民石雕工藝家只有幾位,但專攻原住民族群意象作品的只有鄭詠鐸。他說,雖然接宗教佛寺的佛像雕刻可讓生活有收入,可是對於「原住民」這個題材如何被呈現、被社會看見?這需要新血接棒、前輩不斷傳承。







阿美族石雕工藝家鄭詠鐸說,雕刻工藝主流市場在於中國風,若要發展原住民元素,需要政府更大力協助。另外,切割與雕刻石材有一定難度,鄭詠鐸十分擔心後繼無人。(圖/鄭詠鐸提供 文/呂淑姮)


鄭詠鐸也提到,其實不管是木雕、石雕藝術,都有這樣的困境,原住民籍的創作者都希望能夠多一點與族群有關的作品,但台灣的主流市場不見得欣賞,這的確會影響到創作者的生計。若雕刻藝術相關文創產業能獲得政策支持、大力推動,相信藝術家們可以有更多發揮空間,並把技術傳給更多人。

(本系列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執行)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67,20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