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廣新聞網    2010/12/09
花蓮農村再生系列專題:舊社區新生命富興社區找到產業第二春
記者:張美慧報導
地點: 全臺 全部  
位在花蓮瑞穗鄉北端的富興社區,村內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從事農業生產,是非常典型的農業型態社區。

富興社區人口不到一千人,原住民阿美族、閩南籍和客家籍,各佔三分之一,族群相處融洽。

兼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富興村長莊明洲表示,村庄改過兩次名,定名為富興之後,經濟才逐漸好轉。

水保局推動的培根人力計畫,是許多社區接觸農村再生的重要管道,富興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清茂認為,兩年來的課程培訓,就明顯感受到人心的轉變,連帶的社區內的長輩也變得不一樣。

今年78歲高齡的富興社區耆老莊天日,人老心不老,身強體健,熱心參與社區事務,反映著許多社區長者的心聲,認為社區有幹部率領整合,樂見農村再生計畫帶來的契機。

走進花蓮瑞穗鄉富興社區,感受到的是乾淨、整齊,草木扶疏的社區道路,令人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多處綠美化的據點,都是私有地主配合提供。
協會總幹事楊清茂表示,社區溝通與整合管道暢通,每個改善工程與設施,幾乎都是經過充分討論所得的結果。

除了社區凝聚力強,讓富興社區找到春天的就是鳳梨產業,富興社區鳳梨種植面積廣達八十公頃,所生產的「旺旺來」鳳梨花更是全省最大產地,但是鳳梨花屬於節令商品,只在中元節、中秋節以及農曆春節等特殊節日,才具有銷路;而且季節性的特質,容易因為過了時令,降低消費者接受度,影響銷量,富興社區因此著手鳳梨加工產品,如鳳梨酥、鳳梨露、醃鳳梨、鳳梨果醬,以及稱為太陽果的鳳梨乾等產品。

富興社區自主性強,民國一百年的社區三大主軸工作,都已經擬訂出爐,包括社區鄰近海岸山脈的生態調查、農村再生軟硬體設施補強、以及鳳梨產業研發精進等。
對於農村再生計畫,未來可能是由縣府執行,富興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清茂表示,政府機關立場勢必一致,他看重的是,社區自主提出未來要走的方向與規劃能力。

土地貧瘠、人口老化,富興社區在逆境中,靠著社區組織幹部強而有力的帶動,提出自主性需求,獲得政府資源挹注,並努力發展特色鳳梨產業,藉由農村再生計畫,富興社區找到第二春,也成為其他社區爭相模仿與學習的績優生。
新聞網址:http://www.bcc.com.tw/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63,48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