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自由時報    2010/08/02
獵黑熊 不一定是原住民
記者:江冠榮
地點: 全臺 全部  
近日又爆發獵捕黑熊取斷掌之事,筆者去年即曾投書,說明布農族傳統狩獵文化、在山林裡與動物的共居之道,及黑熊對於布農族的象徵意義。事後筆者繼續前往各個部落進行研究,莫拉克風災後進入高雄縣、台東縣及嘉義縣的山區擔任救助工作時,與部落青壯年談及傳統狩獵文化,他們也都願意恢復傳統的狩獵法則,特別是筆者自己的部落,已經表明在現行法律及傳統文化允許的情況下才會進行狩獵。

未料事隔一年,又再次發生令人心痛的斷掌事件,據報導,販售「山產」的店員表示貨源係由原住民供應。筆者並不清楚被查獲的瑞里餐廳其供貨來源,到底是原住民還是非原住民?若真為原住民所為,筆者仍要呼籲原住民回頭遵循祖宗的智慧遺跡。另一方面,現代的追蹤科技,帶來學術研究之便利和正確性,但也不禁使人產生一合理懷疑,這樣的追蹤科技,有沒有可能被不肖人士濫用,進而成為殘害保育類動物的幫兇?

以往非法獵捕保育類動物見諸新聞媒體時,原住民通常被視為加害者,但近年部落常有非原住民朋友僱請原住民背工進入山區,長期下來,這些經常進出山區的非原住民,多少也都熟悉山林環境和一些原住民狩獵技巧,若心存不良意圖之人,其實也可自行狩獵,筆者前往的許多部落,族人都曾聽聞非原住民在山裡的非法狩獵行動。

原住民布農族在不獵殺黑熊一事已逐漸取得共識,如今卻在店員供述真假未明的情況下,原住民似乎又被添上一筆「獵熊罪」,無論本事件所涉及的非法狩獵係原住民或非原住民所為,期盼媒體於本事件或往後的類似事件中,在尚未經審判確定之前,能夠有一些平衡報導及後續的追蹤。(作者為中研院民族所原住民訪問研究學者,台科大建築系博士生)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192,46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