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廣新聞網    2010/07/12
保育穿山甲 台東鸞山村成為生態旅遊的最佳示範地
記者:張南雄
地點: 全臺 全部  
「農村再生專題系列報導之一:保育穿山甲 台東鸞山村成為生態旅遊的最佳示範地」(張南雄報導)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是海岸山脈西側沿線唯一的布農族聚落;近年來因為穿山甲保育而揚名國際,也為台灣建立良好的保育形象。
談到保育穿山甲的故事得從鸞山派出所說起,鸞山派出所所長袁宗城說,有一次對岸的鹿野派出所辦理一樁獵捕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的案子,穿山甲捕捉地即是在鸞山,因此,兩派出所合辦此案。
袁所長認為,既然鸞山有穿山甲,那麼就應該予以保護,也許穿山甲可以為鸞山村創造另一項產業契機,於是將發想向村民透露,引起社區理事長邱光明響應支持。
經過和村民溝通後,全村隨即投入保護穿山甲工作,並在98年4月29日成立穿山甲保護隊,村裡的鸞山國小、千山禪寺、日托老人都來參加,宣示保護穿山甲,並由青壯村民負責巡守。
鸞山村因穿山甲保育而逐漸改變。
社區理事長邱光明說,村民將穿山甲視同夥伴寶貝,鸞山國小也參與穿山甲保育工作,並融入教學中,參加2009原住民華碩科教獎,就以「小小穿山甲保護隊」為題獲得銅牌獎。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NHK電視台也到鸞山拍攝穿山甲,並授權許多國家同步播出,為台灣建立良好的保育形象。
鸞山村因為保育穿山甲打出知名度後,社區理事長邱光明和多位幹部決定進一步改造鸞山村個別報名參加水保局台東分局人力培訓增廣見聞,參訪其他社區。
邱光明發現,耆老故事是傳承社區文化的重要一環,訪談中發現,耆老們對已乾涸的鸞山湖懷念深刻,希望使鸞山湖的生機重現。
此外布農族講究歲時祭儀,社區發展協會特別找出廢棄的空屋,訓練布農青少年學習整建部屋,任他們自行到花蓮尋找孟宗竹,學習處理竹子、葺屋整修,傳承生活技藝和文化。
布農族以狩獵為生,但野動法實施後,族人只能在每年四月射耳祭時申請狩獵,而鸞山的產業以李子、梅子為主,發展有限,一半的人口外流謀生,村內顯得蕭條。
近兩年來,族人在派出所和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等單位的協助下,保育穿山甲獲得國內外重視,村裡野生動物豐富,已為發展生態旅遊營造最基本的資源,相信在相關單位的協助與居民的共識努力下,鸞山將會是台灣生態旅遊的最佳示範地。
新聞網址:http://www.bcc.com.tw/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70,290,13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