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0/05/04
許常惠民歌採集 後人再訪重現
地點: 全臺 全部  
林采韻/台北報導】
  一九六七年對於台灣音樂史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受外國「民族音樂」思潮的影響,作曲家許常惠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正式展開,希望為台灣在地音樂留下時代的印記。今年是許常惠逝世十周年,他的紀念文件展在台灣音樂中心登場,最受矚目的是當代音樂學者重返他採集音樂現場,還原實錄後的整理發表。
  一九六七年兩位正值壯年的作曲家許常惠和史惟亮創辦了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同年五月至八月間,他們召集一批年輕有為的音樂家,到台灣各地採集原住民、福佬、客家民歌。其中又以七月的「暑期民歌採集」活動最為重要,以東西兩隊的龐大陣容走遍全島。
  當年東西隊音樂家 走遍全島
  許常惠二○○一年一月一日去世之前,雖然已將過去採集時使用的盤帶錄音,完成數位化工程,但是他還來不及針對所採集到的音樂進行採譜、採詞、音樂詮釋、資料撰稿等學術工作,就離開了人世。
  去年,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主任、許常惠的學生吳榮順在台灣音樂中心的委託下,重返當時花東地區的採集現場。
  吳榮順與研究團隊以六天的時間探訪大小部落,將手上的一首首歌曲播放給原住民族人聆聽,然後進行訪談,確認每首樂曲的音樂類型、歌詞內涵、樂曲背景,將這些內容整理歸類成有系統的田野調查文字,務必使所有採集到的歌曲都有譜可循、有詞可看、有故事可說。
  吳榮順返採集現場 完成重任
  吳榮順說,一九六七年在花東地區採集的四百首歌曲中,當時的原唱者有一半都還健在,而且大多數的歌曲都繼續留傳給下一代。
  他表示,站在音樂學的角度,就算歌曲沒有「失傳」,但是數十年前許常惠等人紀錄下來的聲音依舊珍貴。「他們不只紀錄了樂曲,更重要的是時代的聲音,因為每個年代演唱同一首歌的方式皆不同。老人家細膩的轉音,有時是後代所揣摩不來的。」
  將挑出四十首發行 供人研究
  吳榮順指出,當年錄音狀況其實很刻苦,不像現在先進的設備。當年為了讓盤帶可以多錄些曲子,錄音的速度經常故意轉慢,還常發生雙軌交疊的狀況,也就是兩軌錄製的歌曲不是同樣一首,因此數位化時必需先分離再轉拷。
  台灣音樂中心指出,現階段整理完成的四百首歌曲,未來將挑選其中四十首對外正式發行,提供現代作曲家使用原音入樂的創作素材及研究參考。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523,73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