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0/05/03
國人大啖曼波魚 環團抨海鮮文化
地點: 全臺 全部  
東部外海有一種以前國人幾乎不吃的魚叫"翻車魚",在2002年花蓮縣政府行銷觀光,把牠改名成"曼波魚"之後開始聲名大噪,被當地的餐廳拿來煎炒煮炸,觀光客也樂於嘗試這種新口味,不過,也被環保團體批評台灣只有海鮮文化,而沒有海洋文化。但是花蓮當地漁民拿出數據說,曼波魚捕獲的數量很穩定,根本沒有被過度捕撈。



身體圓滾滾,看起來好像只有一顆頭,這就是東部外海經常捕到的"翻車魚"。以前漁民覺得牠只有腸子有價值,所以大費周章抓牠太不敷成本,不過,現在曼波魚,全身上下都值錢。



2002年,花蓮縣政府把翻車魚改名成曼波魚,大肆行銷,煎炒煮炸,標榜有101種新吃法,成了花蓮新特色,也提高了漁民的收入。



不過政府大力推銷吃曼波魚,卻引發保育團體批評,認為台灣只有海鮮文化,加上曼波魚長相討喜,甚至被描述到死的時候,還傻傻的笑,吃牠實在太殘忍。面對批評,漁民卻覺得莫名其妙。



花蓮區漁會拿出數字捍衛,指出曼波魚這幾年的捕撈量都維持穩定,平均一年可以捕獲六千到八千尾,每三年就會爆大量,到達一萬兩千尾,去年依舊捕到上萬尾,代表資源非常穩定,而漁會也規定三十公斤以下的小魚不能捕,強調有兼顧保育!



曼波魚打哪來的,數量有多少,到現在還是個謎。到底曼波魚有沒有遭到濫捕?學者表示,目前缺乏調查資料可以證實,也有學者認為,海洋中本來就是什麼東西都能吃,但吃的態度很重要。



花蓮區漁會強調,漁民也懂過度捕撈對自己沒有好處,只有適度保護,曼波魚資源和漁民的收入才會長長久久。只不過因為缺乏長期的調查,曼波魚到底要怎麼捕撈、怎麼食用,才不算過度,漁民和學界都沒有定論。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516,54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