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10/03/09
非洲鼓結合部落 再造文化產業
記者:【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地點: 全臺 全部  
當非洲原住民傳統樂器非洲鼓,遇上排灣族傳統古調,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呢?從都市來到部落服務的張誌修,與當地文史工作者結合,除了在校園開設非洲鼓課程,還希望發展更多傳統產業,一堂特色課程或許也可以成為創造部落產業的起點。



世新大學畢業的張誌修,大學時期學的是攝影,過去也期望能夠成為專業攝影師,當兵時被分發恆春墾管處服役,因大學時期學習的非洲鼓音樂專長,常參與當地的社區營造工作,在接觸原鄉部落後,他也因此發現部落人口流失,傳統產業都已經沒落,所以決定留在部落貢獻自己的音樂專長。



「平地小朋友學鼓,感覺就像是在學才藝;原住民小朋友學鼓,則是渾然天成,感覺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張誌修表示,非洲鼓和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本質是類似的,都是在大自然中演變出來的表演形式。



張誌修說,原住民孩子不論是在節奏感或是律動,都比一般平地小朋友來得好,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平地小朋友都不太好意思Solo(獨奏),部落的孩子則是很外向,相當願意表現自己。



在部落從事將近一年半的教鼓工作,這學期以專長老師獲聘在石門國小、高士國小教藝文和音樂課。



張誌修說,教非洲鼓其實只是一種媒介,最重要的是能夠與部落傳統文化結合,甚至帶動部落的文化及產業再造發展。



在高士國小校長許嘉政以及部落文史工作者李文斌的大力支持下,張誌修和校內老師到部落從事田野調查,希望能夠將非洲鼓融合排灣族在地的古調及音樂,發展出另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



「節奏是非洲鼓,歌謠則是排灣族的古調。」張誌修說,傳統古調可能無法吸引小朋友的興趣,但是加上非洲鼓充滿節奏的表演後,小朋友在學鼓之餘,同時也能夠學習傳統古調,部落老人家也都樂於見到小朋友學習傳統文化。



「非洲鼓結合古調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希望能夠在與排灣族的舞蹈結合,最後甚至發展成劇場形式的演出,透過非洲鼓的演出發展出部落的特色產業。」張誌修說,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小朋友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希望能夠透過學習非洲鼓,為部落培養人才,帶動週邊產業發展。



張誌修說,這不僅只是一門課程,他也透過與部落文史工作者的協助規劃,除了非洲鼓外,也包括推廣有機作物、生態旅遊及山林課程等,希望能夠帶動部落過去曾經擁有的文化及產業,讓部落產業再出發。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060,5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