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0/02/10
《寶島大劇場》為奉獻台灣的外籍人士成立文物館
記者:邱坤良
地點: 全臺 全部  
最近,原籍瑞士的布素曼修女(Sr. Martinella Bussmann)病逝,教友、志工及民眾齊聚台東市馬蘭聖若瑟天主堂,為她舉行告別式,許多人淚流滿面,不捨她的離世。布素曼修女是在一九六三年來台,從此與台東結下不解之緣。她長期在關山聖十字架醫院為病患做醫療服務,也深入山區,默默照顧弱勢族群,並定期到台東泰源監獄從事牧靈工作。七十五歲的人生,布素曼修女有四十七年是在台東度過,直到生命終了。
  在台的天主教、基督教宣教史或社會福利、醫療史上,像布素曼修女例子並非絕無僅有。台灣歷史不同時空的大城小鎮與窮鄉僻壤,皆不乏外籍宣教士留下行蹤。從廣為人知的馬雅各、甘為霖、馬偕或蘭大衛夫婦…,到去年過世的「喜憨兒之父」葉由根神父,及前述布素曼修女,外籍人士為台灣奉獻一生的故事不勝枚舉。
  從近代歷史觀察,天主教、基督教在東亞的宣教史,幾乎與西方帝國海外殖民歷史同步展開,至遲十七世紀就有宣教士隨西方船艦來到台灣及附近海域,興建教堂、傳播「福音」,當時許多橫行東亞海域的海盜(如鄭芝龍)都成為天主教徒。宣教士宣揚基督教義,也帶來包括醫療、教育、人權觀念在內的西方近代文明,對台灣社會具有啟蒙作用。相對地,在基督信仰中心論底下,原住民的祖靈信仰,或漢人社會的祖先與神祇崇拜,都被視為愚昧無知的迷信與陋俗,台灣各族群的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受到衝擊,民族自信心也難免受到影響。
  台灣的宣教史雖未曾像中國、日本一樣,發生過重大教案或民教衝突,若從台灣本土立場來看天主教、基督教的宣教過程,仍讓人五味雜陳。在基督文化已成為台灣本土文化重要環節,信仰自由與國際交流也成為普世價值的當下,許多外籍傳教士、醫師或教育、社會工作者,因為信仰的堅持,從其母國千里迢迢地來到台灣宣教,有的創設醫院,有的興辦學校,從事藝術教育或創立藝文團體。他們長期貼近台灣土地與人民,能操流利的國語、台語(包括客語或原住民語言),不少人甚至終老台灣。他們的事蹟在多元多變、擾攘不安的今日台灣,不啻是最感動人心的故事,也是激發社會向上的一股力量。
  前不久來自蘇格蘭的音樂創作者羅賓戴爾(Robin Dale),呼籲政府應為許多貢獻卓著的外籍醫生、傳教士設立文物館,以免他們的事蹟湮滅不彰。羅賓戴爾強調其祖父、父親都曾長期在台灣行醫,他繼父祖的腳步,留在台灣,也希望台灣人不要遺忘他們。
  其實,台灣是個知足感恩的社會,對於外籍人士的付出銘感五內,有些縣市(如台中縣)早已委託專家進行境內外籍人士的田野調查,並出版套書;亦有民間非營利組織(如財團法人台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設置數位紀念館,保留外籍人士的台灣行腳。幾年前埔里基督教醫院曾利用舊的小教堂建築空間,作為「偏遠醫療宣教歷史見證文化館」,展示埔里基督教醫院的歷史與南投縣內偏遠醫療概況。
  與虛擬的數位紀念館或地方小型文化館相較,整合資源、成立位階較高的外籍人士文物館,更能藉建築空間環境與專業的文物典藏、展示規畫,發揮展示主體的象徵意義與社教功能,彰顯外籍人士的貢獻。但成立文物館並不容易,需要足夠的人力物力,以及永續經營的發展策略與營運計畫。前述埔里基督教文化館就因資源不足,展示內容及營運功能受到限制。
  成立外籍人士文物館計畫是否可行,政府單位可仔細評估,相關的軟硬體規畫,包括組織定位、建築空間、展示對象與主題、典藏內容、營運機制及人力配置、財務分析都須一併思考,俾能更清楚文物館計畫能否具體落實,如果確實可行,便可積極推動。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801,33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