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記者張勳騰/專題報導
地點:
全臺 全部
「古文見證來時路,竹編技藝智慧展。」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歷經多年的蒐集,找出老祖先古文書、固有漁獵器具,並請耆老口述巴宰族母語,編輯成教材,指導下一代,甚至原貌重建昔日防禦用的瞭望台,讓巴宰族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民國96年,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獲苗栗縣政府補助20萬元,在理事長潘大州住處旁興建「巴宰族部落文化聚會所」,展示巴宰族古文書、母語教學課本、詞典、歌謠集、巴宰族文化與文刊、漁獵器具與農具等約200件,成為文史工作者了解巴宰文化的重要處所,平常也對外開放,預約電洽881-155。
巴宰族母語在台灣消失近一世紀,巴宰族人擔心母語失傳,致力找回族語。潘大州說,族人拜訪了居住在南投埔里、高齡90多歲的耆老潘金玉,口述、手記下母語,編成教材,目前每週六、日在鯉魚潭長老教會開課,從單字教起,最小的學員是小四生,有些人已能用簡單的族語和長者交談,讓老一輩族人相當欣慰。
「我這一代失去的母語,後代子孫找回來了,對老祖宗也有了交代。」潘大州說。
協會並蒐集了巴宰族的傳統漁具,包括誘捕鰻魚的「鰻笱」、捕蝦虎的「線笱」、捕河溪魚蝦的「牆笱」及「蝦籠」、捕螃蟹的「扁笱及圓笱」等,曾到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展出。
潘大州與族人更拿出早年的捕魚器具,帶領年輕一代到溪中實際操作與講解,傳承老祖宗捕魚蝦的技藝與智慧。
苗52線通往鯉魚潭水庫途中,是巴宰族內社「番仔城」遺址,最近新建一座瞭望台。早期巴宰族人為防備生番出草殺人,城四周遍植茂密刺竹,並於各城門設瞭望台、槍櫃,族人輪值留守,保衛莊社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