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垠慧/台北報導】
地點:
全臺 全部
中國歷史文化版圖的確定,基本上由長城以南的農業文明與長城外的草原文明共同組成,若要了解中國歷史全貌,就不能忽略草原民族這一塊。曾雄據北方二一○年的大遼帝國,是最重要的一環。「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中一一五組件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珍藏,講述的正是大遼帝國的光輝歷史。
展場由設計師王行恭負責展場設計。走進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頂閃爍金光、鏤空精緻雕琢的鎏金銀冠,這頂頭冠是「陳國公主墓」的出土文物。原本放置在陳國公主頭部,冠頂裝飾一道教元始天尊鎏金銀造像。
210年大遼帝國史 「金」豔呈現
契丹族愛好使用黃金器物,是目前所知草原民族中最多樣的一支,尤其是從「陳國公主墓」、「吐爾基山墓」和「耶律羽之墓」這三大墓葬所出的金、銀器,種類與精緻程度令世人驚豔。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朝鮮族,契丹一詞原意是鑌鐵,象徵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文獻中,契丹最早出現在四世紀後期,最初散居在內蒙兩河流域過著遊牧和魚獵生活,逐步建立起幅員橫跨北方的大帝國。
依照內容性質,展場化分成五大區塊。第一展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介紹敕勒川草原文明的興起。從夏商周三代開始,草原部落就與華夏的農耕文明相互抗頡。中原強盛時,屯墾邊塞,胡馬不渡陰山;一旦中原勢力衰微,草原民族趁秋高馬肥之際,連年寇邊,有時甚至飲馬黃河邊。
契丹工藝草原文明 別具特色
第二展區展示了匯聚四方文化特色的「遼代馬具和生活工藝」,包括在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的兩套保存良好且完備的馬具,有鑲玉的馬絡、胸帶和鎏金馬鐙等,相當華麗。
契丹工藝保留了馬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皮囊壺」是契丹獨有的器物,展出的瓷製皮囊壺造型渾厚,釉色光亮。而遼三彩則是獨具特色的產品,一般認為是從唐三彩發展而來,以黃、綠、白三色為主。
第三展區則是遼代三大考古挖掘,也就是「陳國公主」、「吐爾基山墓」和「耶律羽之墓」,這也是最吸引人目光的展區。許多珍貴的金銀器、瑪瑙、玻璃、玉器和瓔珞等,做工精美,甚至具異國風情,也說明契丹文明的發展,是匯聚諸多外來文化的精髓,除了中原,還有來自西亞、北亞等地區文明的影響。
仿陳國公主墓展出 有臨場感
為了讓觀眾有臨場感,現場仿造陳國公主墓地特闢一區,裡面展出公主身上的銀絲網絡。這套網絡原本包裹在公主身上,用銀絲所編織而成。
第四、五區呈現的是契丹人的生死觀和宗教觀。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的遊牧民族大多信奉薩滿教,主要以自然力和自然物為崇拜的對象,將這些神靈賦予人格化,並相信靈魂不滅。
契丹的原始宗教也是薩滿教,建立政權之後,將崇拜神靈的信仰與王權結合。直到遼代中葉,契丹政權穩固之後,王宮貴族在優遊歲月中,逐漸耽溺於佛說。這次展品便有法舍利塔、佛雕像和陀羅尼經咒版等,均可看出其雕工之精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