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0/01/14
《民國99台灣久久》呷飯一百年 冠軍米的味道 心血結成穗 汗珠化為粒粒珍珠
地點: 全臺 全部  
《民國99台灣久久》呷飯一百年 冠軍米的味道 心血結成穗 汗珠化為粒粒珍珠



【採訪:周曉婷、洪祥和、洪璧珍,整理:何榮幸】

  「種稻仔親像談戀愛啦!對它愈照顧,當然種出來的米水水香香,嚼起來嘴角都會笑。」全台灣最有名的農夫崑濱伯,用「談戀愛」形容自己得到第四屆冠軍米的心情。「現代人米飯吃得少,吃菜配飯哪吃得出白米的好滋味」,則是崑濱伯的無限感概。

  明萬曆年間 原住民已經種稻

  今年八十歲的台南縣後壁鄉菁寮村老農黃崑濱,從二十幾歲開始種稻米,人生將近六十年在田裡度過。紀錄片「無米樂」捧紅了他,隔兩年又成為冠軍米得主,但他沒被名聲沖昏頭,對待稻米態度一如往昔。

  米是台灣人民最重要的主食,明朝萬曆年間即有台灣原住民在山區種稻紀錄,十七世紀大陸移民才引進水稻。但秈稻(「在來米」)既不Q也不黏,到了一九二六年日本引進(禾更)稻(蓬萊米),米的口味與品質才進入新境界。

  種出冠軍米 崑濱伯:不貪肥

  當時任教於台北帝大的磯永吉博士,是蓬萊米在台生產的重要推手。台灣光復後磯永吉返日,為了表彰他的貢獻,磯永吉獲得台灣終身免費供應食米的禮遇,與建造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同樣寫下令台灣人民感念的佳話。

  戰後台灣大量種植稻與甘蔗,以米、糖外銷賺取外匯來扶植工業。一九七五年政府開始推廣良質米,「產量多寡不再重要,好不好吃才要緊!」研究米長達廿多年的中區農改場祕書洪梅珠感受深刻。

  年輕時一餐要吃三碗飯的崑濱伯說,政府近年在各地輔導成立產銷專業區後,他才恍然大悟,「以前稻仔收成雖多,但因肥料太厚重,反而不好,吃了一世人的米,到老才知合理施肥才會種出真正有夠勇的稻仔啦」。崑濱伯強調,改變觀念,「不貪肥」正是種出冠軍米的第一步。

  崑濱伯指出,他除了改種俗稱香米的台農七十一號,一部份田地還「趕流行」採有機栽培法,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稻苗成長速度慢,結穗粒粒結實飽滿,「回到最原始傳統的方法,讓土地和稻子決定一切,回歸自然不貪心,自然會有最好的回報」。

  專研有機米 賴兆炫奪十大神農

  談到有機米,就不能不提以「銀川有機米」獲得「十大經典神農」殊榮的「有機米王」賴兆炫。

  四十六歲的賴兆炫,十二年前頂著農業碩士的高學歷,帶著妻子梁美智毅然回到花蓮富里老家,一頭栽進有機農業,為生態復育盡一分心力。一開始願意加入的班員只有六名,賴兆炫沒有氣餒,依然堅持理念,終日埋首阡陌間,忍受賠本及訕笑,現在產銷班員爆增到一一三人,生產面積達一七○多公頃,做出口碑。

  不僅如此,賴兆炫更進一步朝向「無基改作物」發展。他說,「有機米本就重視生產履歷,又有非基改證明,雖成本更高,卻能帶給消費者更深一層的保障」。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米的食用量大幅減少,逐漸從三餐主食轉變成禮物。老一輩拿著布袋到米店去論斗買米,現代人則提著禮盒裝的小包米去送禮。儘管如此,崑濱伯仍語重心長強調:「台灣人還是要多吃米飯,農民有田可種,心情快活自然可愈種愈好」。許多和崑濱伯一樣的老農心聲,見證了台灣稻米文化在時代快速變遷中的艱難轉型身影。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95,6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