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10/01/12
高士希望農園 點燃部落生機
記者:【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地點: 全臺 全部  


「沒有什麼方法能比自己動手做,更能讓部落孩童了解部落的傳統產業。」屏東縣牡丹鄉高士國小去年在校園裡開闢了「香菇希望農園」,結合鄉土教育課程,讓學童從小接觸種香菇,除了保留部落傳統產業的記憶外,更希望點燃部落產業的生機。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當地有山有海,具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部落生長許多可種香菇的板栗樹,當地排灣族居民即利用板栗樹種植香菇,因為品質優良,過去曾有很多族人因為種植香菇而致富。



但是近年由於受到中國低價香菇銷台的緣故,部落種植的香菇成本較高,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優勢後,部落香菇產業因此沒落,連帶也影響到族人留在部落的意願。



結合自然領域課程



「高士國小以前還有超過百名學生,但是隨著人口外移,目前全校只有35個學童,而且寄親的比例相當高,學童父母都到外地工作了。」高士國小校長許嘉政說,自己在無意間得知,高士部落曾經有過一段興盛的香菇產業時期,他認為可以透過學校來對外宣傳。



許嘉政說,透過部落耆老的協助,在高士國小內打造出「香菇希望農園」,請到社區菇農和耆老,傳授種植香菇的方法,並將香菇種植結合自然領域課程和鄉土教學,讓學童透過親身參與了解部落的傳統產業。由於香菇的採收季節為10月開始至農曆春節,學校也在最近開始採收。



「學校種植的量並不多,而且只送不賣,只希望能夠透過學校種植的動作,增加高士香菇的曝光率,讓部落產業能夠重燃生機。」許嘉政說,學生所種植的香菇,除了作為日常學童的加菜外,並送給贊助學校認養學童的善心人士,作為學校與部落的回饋。



透過學校增加曝光



許嘉政表示,今年是希望農園的第一次收成,開始有人洽詢香菇購買事宜,校方希望將訊息讓更多人知道,吸引更多人訂購,學校再把民眾訂購需求,轉給目前部落裡唯一還在從事種植的菇農,藉此協助部落產業再出發。



許嘉政說,雖然這樣的動作,不一定能改變部落的經濟情況,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不管是照顧、採收,到最後自己吃到親手種植的香菇,至少能讓孩子留下很多屬於部落的記憶。



除了香菇產業外,許嘉政去年初也將舊教室改造為仿民宿的「旅人學苑」,開辦部落旅遊,讓遊客體驗種植、採收的樂趣,同時免費品嘗香菇料理美味,把更多部落特色向外行銷。



讓部落未來充滿希望



「在種植過程中,除了希望讓學童了解部落傳統產業外,更希望孩子們可以對部落充滿希望。」許嘉政說,在沒有公部門的協助下,部落長期缺乏工作機會,年輕人越來越少,大家都以為只有到都市發展才是最好的選擇,長期下來部落自然只會越來越式微。



「我希望告訴孩子們,只有在部落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下,才種得出這麼好的香菇。」許嘉政說,看著年輕人一個個離開部落,對於學童而言,也會覺得留在部落是沒有希望的,這時候更應該把部落的好告訴孩童,更希望讓孩子知道,部落的發展和自己是有責任的。



有意訂購者可與學校聯絡08-881-0246。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87,72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