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0/01/01
1624荷蘭佔台~1895馬關條約 最古早的「原」味 再度變成流行
記者:【採訪/何榮幸】
地點: 全臺 全部  
台灣最早飄散的味道,是原住民食用的野菜、烤肉、竹筒飯、小米糕、小米酒。這些味道雖因異文化統治而一步步退向山林,但也因而保存其獨樹一格的食材與作法,跟後到的福建、廣東菜系涇渭分明。弔詭的是,拜一九九○年代本土化潮流之賜,原住民飲食不僅進入五星級飯店美食展,更已成為國內旅遊的當紅美食。繞了一大圈之後,台灣最早的味道再度成為流行的味道。
  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佔領台灣之前,南島語系原住民族早就在這片土地長期生活。古老民族的食物總與神話、傳說離不開關係,著有「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圖鑑」的屏科大學者賴顯松指出,原住民飲食非常複雜,各族都有特殊食物,「以吃檳榔的起源為例,阿美、排灣、卑南族的傳說都不一樣,早期用途也不相同」,顯示原住民在這片土地上最早體現了多元文化。
  荷蘭佔台的三十八年期間(一六二四至一六六二年),雖然引進台灣水稻耕作,並自他國引進蕃茄、芒果、甘蔗、波羅蜜、釋迦、辣椒、荷蘭豆(豌豆)、包心菜、羅勒(九層塔)等,但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任張玉欣強調,「荷蘭人並沒有留下明確的飲食習慣與文化」。
  而在一六六二年至一八九五年的明鄭、清朝時期,先是閩南泉州、漳州移民大量移入台灣,帶來福建菜烹調法與飲食習慣,並逐漸成為台灣家常菜的主流;較晚移入的廣東客家人則自成一系,為台灣注入不同的味道。原住民飲食文化受到漢民族移入的最大衝擊,則是主食由小米逐漸轉為稻米。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前的味道,至今仍飄散在原住民部落及若干流傳百年的家常菜、各地小吃之中,與日後進入台灣的各種味道,共同混成「台灣的味道」。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243,12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