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09/11/24
原教觀測站:再談原民學生的學習適應
記者:原教觀測站陳枝烈
地點: 全臺 全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進行的「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其中關於原住民學生就學適應的調查,在95、96、97連續三個學年度出現一個相同且頗為嚴重的結果,就是在就學適應的6個構面中,不論哪一階段的學生,其學習適應情形都是最差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2008,2009)。



這項就學適應調查分別以全國原鄉的原住民國小、國中、一般地區的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學之原住民學生為對象,調查的構面分成「問題解決及決策力」、「家庭及人際關係」、「個人自信及勝任力」、「學習適應力」、「情緒適應力」與、「價值判斷力」等6項。在五等量表的記分中,各階段原住民學生的「學習適應力」得分不但是6項中最低的,且其平均分數多不滿3分(若以100分計,則不到60分),可見其嚴重性。



了解學習適應力的調查內容是什麼,有助於對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困擾獲得更具體的認識。



在此構面中的調查題目為:1.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2.我經常感到學習沒有成就感、3.我覺得所修的課程不合興趣、4.我能有效分配各學習時間、5.我常覺得不知如何把握學習的重點、6.我常為學校課業太多而感到困擾、7.我讀書經常沒有計畫、8.我常為上臺報告而感到緊張,9.我經常擔心考試。



這些都是很具體的、很實務的學生學習行為,可見原住民學生在學習適應上的困擾需要協助,已不是個案。



原住民學生的學習適應力不好雖已不是新聞,但這項連續3年針對各階段原住民學生的調查結果,應請原民會與教育部嚴正地面對,有必要提出以原住民學生為對象的特殊方案,一方面以解決其困擾,另一方面可提高其學業成就。



目前教育行政單位或學校常將原住民學生一般化,對於原住民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輔導措施並未與一般學生有所差異,但是事實上,原住民學生需要的協助是有其特殊性的,但教育單位卻未有此認知與行動。



反觀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輔導就有其特殊性,例如,筆者所服務的學校於每學期開學後不久,即由特殊教育中心召集班上有身心障礙學生選課的所有任課教師,舉行如何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的會議,告知所有老師這些身心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其情緒變化、學習困難之處、以及如何協助的方法。



這些老師在了解之後,日後在課程進行中就知道如何協助班上的身心障礙學生,以降低其學習適應的困擾。



但是,也有許多原住民學生的本校就沒有如對特教學生的輔導措施,這種差異不是本校的問題,而是制度與教育單位的認知問題,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潘裕豐也表示台師大也是如此。



因此,教育單位有必要訂頒各級學校輔導原住民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特定業務項目,編列合宜的經費,訓練符合資格的人員,協助老師們解決原住民學生的學習適應問題,而不應再漠視原住民學生特殊的協助需求。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349,73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