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台灣立報    2009/11/23
原民文化活動觀察:尋回失落的印記
記者:王雅萍
地點: 全臺 全部  
週末受邀前往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看原舞者的2009年度新作《尋回‧失落的印記》的表演,這是原舞者繼處理「高一生」、「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紀念演出」之後,再度以1914年的太魯閣事件的田野調查學習,呈現的樂舞新作。



不過本次演出的內容,跟上次處理七腳川事件的呈現手法不同,不直接以歌舞劇去敘說歷史事件本身,而是藉由主角的心理劇來述說歷史文化認同追尋的故事。



主角是一位母親是Truku(太魯閣族)人,父親是榮民的年輕人陳建國,從這位年輕人的夢境開始說起,尋找已失落且刻印在立霧溪峽谷的民族文化印記,模擬及再現三代真實生活的樣貌。



全劇透過夢境、現實與過去交錯出Truku人在1914年「太魯閣抗日戰役」失敗之後的精神信仰的向度變化。希望透過文化象徵來解構、再生、建構出Seejiq Truku的「太魯閣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



這次演出主角的敘說頗有戲劇張力,歌舞表現、服飾製作和舞台燈光效果都不錯,獲得會場觀眾滿滿的掌聲。因為原舞者是文建會和原民會的扶持文化表演團隊,本年度的4場公演不能售票,本次台北場演出是今年最後一場演出,聽說11月初花蓮的原鄉部落場的3場演出反應不錯,索票一空,當天有些民眾還無票入場觀看。



當天筆者意外發現,總統夫人周美青也親自低調蒞臨觀賞演出,由原民會孫大川主委親自陪同並解說,總統夫人頗平易近人,看完表演用力鼓掌,並到後台與全體舞者合照留念。



雖然中場聽到總統夫人表示,看到有關原住民文化失落「很沉重」,孫主委說原舞者近年處理的都是比較沉重的歷史事件文化課題,以後有機會再邀請總統夫人觀賞比較輕鬆的原住民樂舞。



筆者覺得當政治人物應該常常跟著學者一起觀看原住民的文化表演時,原住民的文化重建應該會更有能量。



根據原舞者的執行製作吳雪月教官指出,原舞者的舞者都是跨族學習文化演出,這次的太魯閣族歌舞,最大的考驗是參與演出的14位團員一共要學會72首歌,唱歌這件事還算簡單,口語對白上還是有些腔調還無法做到是完全道地的太魯閣語腔。



從民族學角度而言,這次演出把ptasan(紋面)和Maduq puyaan(獵首)與Powda mduq(牲祭)的第一次搬上舞台演出,頗有跨文化的震撼,提供觀眾對原住民主體觀點的文化反思。



(政大民族系講師)
新聞網址:http://www.lihpao.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349,14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