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3/11/27
青年版本身分法草案出爐 促原民權益保障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法律政治  
記者:Kimliyan(陸萱)、吳枷良、許家榮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5張牛皮紙海報,貼上便利貼寫下意見與疑惑,在台大集思會議廳26日舉辦「青年版原住民身分法」的修正草案全國論壇,更有多位專家學者現場分享與回應。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Yapasuyongu Akuyana(陳旻園):「近幾年來我們講說回到族群,族群的自治包含像是森林資源、狩獵自主管理,其實很多東西都回到部落本身,可是對於部落成員這件事情的確認,這一點一直都是好像是國家怎麼說、怎麼算。」

去年兩項攸關原民社會的憲法判決,憲判字第4號、俗稱的「原母漢父案」,必須要從原母姓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違反憲法保障原住民族的身分權和認同權,要在2年內完成修法,行政院也在今年9月底提出修正草案,可以從非原民的姓但是要並列父或母親羅馬拼音的原住民傳統名字,就可取得原住民身分。

另外憲判字第17號,平埔族群之一的「西拉雅族正名案」,指出憲法的原住民族應包括所有台灣南島語族,並要三年內要完成立法或修法,不過針對討論在青年版修正條文中,第一條的立法理由在原住民成員身分認定上,就足足討論快一個小時、主辦的原策會也提出分析。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Yapasuyongu Akuyana(陳旻園):「過去的原住民身分法它規定的是國家對個人,當然說今天都能夠討論到不管是國家對個人、族群對個人還有族群對國家,都希望能放在這裡面。」

不過《原住民身分法》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升學、工作權還有社會福利的差異性優惠待遇,若回到原住民身分法,最初要談的身分認同為出發點來看,相關配套措施是否能脫勾討論?學者認為是可行方向,只要申請人檢附相關文件就能通過申請資格,但對於選舉權來說目前仍窒礙難行。

科博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 陳叔倬:「可是我們國家現在的法律有一個部分是很明確地切割,原民跟非原民、甚至山原跟平原就是選舉權,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原住民族身分法,還是沒有辦法做一個廢除的部分。」

要打破山原平原的分類,除非要修憲。學者也說要弭平界線,原住民的被選舉人也要願意接受這樣的權宜措施,而這場「青年版原民身分法草案」的討論,歷經多次的工作坊討論、耗時一年多,儘管草案仍有諸多討論空間,卻是彰顯青年對於原民公共事務參與社會開啟溝通的一大步。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056,14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