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09/08/08
盛夏的原鄉「舞」宴 沿著花東海岸公路 原住民豐年祭典輪番舞動歡樂
記者:邱淑玲
地點: 全臺 全部  
每年盛夏,一直到9月間,緊貼著東海岸蜿蜒而行的花東海岸公路 (台11線),便化身為原住民豐年祭的舞台,在花東各部落上演一場場狂歡的夏日舞宴。
  被稱為「後山」的花蓮和台東,是台灣原住民聚居的地方,這兒世居著阿美、排灣、泰雅、卑南、布農、魯凱和達悟族人,擁有最多元的族群文化,也享有最多樣的祭典文化,這兒的夏日祭典也像艷陽一樣充滿歡樂,吸引遊人尋訪。
  陽光炙烈的盛夏午後,開車走在風景如畫的花東海岸公路上,一種歡樂的氣息在空氣中躍動,為寧靜的阿美族聚落帶來奇異的節慶氛圍。公路旁的小小聚落,不難發現以花朵和植物裝飾的牌樓,是婚宴?生日會?還是有人開派對?都不是,這是全部落族人每年夏天最重要的聚會,是一個可以狂歡2、3天的夏之盛宴。
  夏季是小米和稻米收穫的季節,花東地區各部落的豐年祭典,也隨著稻米收穫入倉展開,宛如暑夏在海岸公路流動的歌舞饗宴,村落的街道、家屋和活動中心即是傳統祭典的展演場。穿著傳統服飾的部落居民,牽手跳起阿美族著名的歡慶舞步,品嚐小米、糯米釀出的醇酒和傳統食物,陶醉在夕陽下原始動人的歌聲。
  每年盛夏到初秋,花東超過百場的豐年祭在部落間此起彼落登場,流動的舞宴自南部的台東縣各部落,一路推移到北部的花蓮縣各部落。靜謐的花東海岸公路和沿線聚落,像是從長冬眠中甦醒,部落族人在吟唱的傳統歌謠中圍成圈狂歡舞蹈。這樣的夏日歡宴,通常從下午 3時展開,直到星月爭輝的午夜。
  東河部落祭典 充滿趣味
  參加過原住民豐年祭的遊客,總會感染原鄉祭典的快樂氣氛,它是種會讓人上癮的舞宴。順著台11線公路來到台東縣東河鄉,這兒的部落豐年祭,多以趣味競賽型態呈現,50歲以下的部落青壯年男子和婦女,必需依年齡參加歌舞比賽。
  百餘年來從未間斷的東河部落豐年祭,最重視傳承撒網捕魚技巧, 15~50歲間的青年和壯年部落男子,豐年祭期間會分組到馬武窟溪學習捕魚,雖說是學習捕魚,卻不能空手而回,部落青壯年需帶回漁獲給老人分享,並參加部落歌舞活動。
  成功鎮宜灣部落的豐年祭以傳統著稱,有別於東海岸其他阿美族部落服飾,宜灣的男子服飾帶有不同族群色彩,除了垂掛和腰部飾帶色彩豐富,服裝以黑色為基調搭配白色臀鈴,增添舞跳時的韻律和可看性。宜灣部落祭典長達4天,前兩天以部落男子的海祭及歌舞為主,後兩天著重部落男女一起跳舞歡慶。
  奇美部落捕魚祭 保有傳統
  秀姑巒溪畔的花蓮奇美部落,豐年祭儀式比宜灣更傳統,也是喜愛部落節慶遊客必訪聚落,沿蜿蜒的瑞港公路可直趨部落。每年夏季舉行的豐年祭,將奇美部落族人凝聚在一起,旅居在外的族人總會返鄉參與。保有傳統風味。奇美的部落豐年祭,有傳統的捕魚祭、迎靈祭、送靈祭,以及歌舞同歡場面。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世居著東魯凱人,每年的魯凱族收穫祭,穿著華麗服飾和跳著勇士舞的部落男女,成了場中的主角。在魯凱收穫祭中,盪鞦韆向來是重頭戲,也是族中男女示愛方式。盪鞦韆是女子專利,由男士拉動鞦韆繩,部落男女則在外圍跳起傳統舞蹈,祭典也開放遊客下場體驗盪鞦韆。
  卑南族夏季最重要的祭典,要屬知本卡地布部落的小米收穫祭。卑南族八社中,僅初鹿、知本和南王舉行收穫祭。小米收割後展開的收穫祭,伴隨巴拉冠(青年會所)對青年展開的斯巴達式軍事訓練。受訓青年進駐巴拉冠後,即展開齋戒、跑馬拉松和摔角賽,並有精采的勇士舞遊街,晚間進行卑南族青年晉級儀式。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357,30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