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9.03.04 ~ 2019.03.15
重建.泰雅爾人的小米傳統與規範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藝文活動  
活動地點:台北市 全部  吳興街250號

三月四日,就是在228連假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在北醫的跨領域學院將要舉行一個為期兩週的「重建.泰雅爾人的小米傳統與規範」特展。

小米,是台灣原住民族關鍵性的傳統作物,每一個族群根據他們的地理生態都有特定的小米栽種品系,並且都有族語的名稱。同一種小米品系,在不同的族群會有不一樣的名稱、使用方式與神話傳說。從小米在台灣播散的過程,可以看見一個極佳的生物–文化多樣性案例,並顯示人與自然密切依存的微妙關係。在特展中,我們將展現這個內涵。

小米,也是營養價值極高、對身體健康極有幫助的作物。北醫藥學系的名譽教授楊玲玲教授就極為推崇小米的食補功效,並且調配許多關於小米的養生藥膳食譜,很受歡迎。本次的展覽亦將展示泰雅爾族生產與食用小米的傳統器具,並且有現場的搗小米示範。

小米,因為在市場經濟作物衝擊之下,部落族人已經少有種植,相關的文化、儀式以及語言也因停止種植而日漸消失。不過近年來,部落文化主體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部落開始重新種植。這次提供展覽的司馬庫斯、鎮西堡與田埔分別都有種回小米的心路歷程與故事,特展將透過影片與文字將這些故事一一向觀眾敘說。

小米,是一艘方舟,這是這幾個部落的異象。透過小米文化的保育,他們已經建立跟國際上幾個高山國家如秘魯與不丹等聯盟關係,2019年九月這些國家的代表將要來此交流小米文化與糧食安全等重要的議題。在展覽中,我們也將介紹他們如何自主性地與這些國際友人建立關係,用方舟做比喻連結國際一起面對全球的生態問題。

小米,預示了食物的提供,這次提供展覽的新竹尖石後山部落是農產豐富的原鄉。北醫的學務處、醫文所、通識教育中心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長期與這些部落合作,透過學校的社會教學、社團服務、健康照顧以及農產促銷等方式,跟部落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小米特展,是連結城鄉互惠以及學術應用的重要嘗試,也是營造共好的橋樑。

在開幕當天,部落代表將以吟唱祝福以及致贈小米穗的儀式,開啟部落與北醫正式的夥伴合作關係。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429,23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