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6.10.22
「誰的文物?文物返還要不要?原住民族文物、原民社群與博物館的三方關係」公共論壇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考古遺址、學術研究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聯絡方式:黃先生 02-33664995 / 0919533268 / cis.ntu@gmail.com
活動地點:台北市 大安區  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誰的文物?文物返還要不要?原住民族文物、原民社群與博物館的三方關係」公共論壇
 
由於去年(2015)立法院三讀通過《博物館法》,明訂應設置原住民族博物館,以蒐藏、保存、研究原住民族文獻、歷史與文物,引發「館藏文物哪裡來」的疑問,也使得各博物館中收藏的原住民族文物成為討論的焦點。藉此契機,台大原民中心將「原住民族與博物館」定為今年度公共議題的主軸,規劃一系列的研習講座(已於3-6月辦理完畢)及公共論壇(10月22日,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辦)來討論博物館/學術機構裏的原住民相關藏品與原住民以及典藏機構之間的關係,並從法律、知識、倫理的角度探討器物與人體遺骸兩個範疇的博物館典藏。
博物館館藏的歸屬,自1970年代起便成為國際組織如聯合國等關注的議題。美國在1990年通過的「原住民墓葬保護與歸還法」具有指標的作用,其立法25年來的效益持續引起討論。台灣不同的公立博物館也面對相似的議題,最為人知的有岸裡大社文書、木乃伊柯象與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等例。在2015年佳平部落與台大舉辦的金祿勒(Zingrur)頭目家祖靈柱國寶婚禮中,佳平的代表致詞時說明選擇婚禮的決定,可說是最晚近的一個例子。
岸裡大社文書一例,自1952年起訴諸司法長達半世紀,至今仍無法回到岸裡潘家後裔的手中,可說是最為負面的例子。但近年興起的返還思潮,也驅使博物館重新自我定位,而將博物館的功能延伸到文化保存與復振,也越來越重視與藏品的源出社群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台博館的「大館帶小館」政策為例,便是透過文物返鄉、邀請部落策展等方式,讓相關藏品能以不同方式回到部落,並將詮釋權交回族人,使得文物產生新的文化連結和意義。
10月22日的公共論壇時間為上午8:40-12:30,規劃有「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與「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物的新關係」兩個討論場次,接著為綜合座談。我們期待藉邀請原民會負責局處首長同仁、文化部負責局處首長同仁、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者專家、部落工作者、藝術家、工藝師以及與會大眾一同討論,能讓台灣主流社會及原住民族,政府單位、典藏機構及部落間開啟對話,尋求合作的空間。
(上方海報照片說明:佳平部落Zingrur頭目家屋內的祖靈柱,現藏於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左圖為現於博物館內的擺設照片,利用民族所提供之「臺灣原住民文化展」線上展覽系統取得;右圖為1930年代祖靈柱尚存於Zingrur頭目家屋內的照片,由日本學者千千岩助太郎所攝,轉引自凌純聲(1958)發表於民族所集刊第六集之「臺灣土著族的宗廟與社稷」一文,全文可於民族所網站下載)
 
◈◈◈◈◈
 
時間:2016年10月22日(週六)8:40-12:40
地點: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6shKUTMJpAZLvQtv2 (報名人數80名)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台灣博物館
聯絡人:黃先生 02-33664995 / 0919533268 / cis.ntu@gmail.com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348,4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