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4.09.01 ~ 2014.12.31
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音樂、文史資產  
主辦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地點:台北市 大安區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一直受到許多音樂家及學者所關心。最早的採集記錄可追溯至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所發表的〈台灣土番之歌謠與固有樂器〉一文,而臺灣本土音樂家張福興也在一九二一年至日月潭採集邵族之音樂,並在兩年後由台灣教育會出版《水社化番杵音及歌謠》。錄音採集則首次出現於一九二二年,日本音樂學家田邊尚雄使用早期蠟管式留聲機,至泰雅族、排灣族、邵族等部落採集有聲資料,並在其著作《南洋、台灣、沖繩音樂紀行》中發表其調查結果。日治末期,黑澤隆朝教授對臺灣原住民音樂進行實地調查,採集近千首歌謠及器樂,堪稱研究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最深最廣者,並完成《台灣高砂族的音樂》一書,此書在日後也成為此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

戰後的原住民音樂研究則以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為主,共進行五次採集,由許常惠等人共同執行,此次運動共採錄兩千首以上民歌,為漢人最具規模之民族音樂採集。同時呂炳川教授也在進行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並在一九八〇年出版《台灣山胞的音樂》唱片。參與「民歌採集運動」的許常惠老師也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介紹了台灣民謠研究的歷史、方法,以及包括福佬、客家、原住民民謠分析。

音樂,是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體現,內容承載著族群部落的歷史傳說、遷徙、祭儀,與日常生活,古調音樂的保留與傳承是當代族人了解祖先生活的歷史與智慧的一種方式,在今日原住民傳統文化、語言不斷流失的時刻,這些由前人所採集、保留的珍貴資料,是後輩人們得以親近祖先路徑之一,此外,亦是為後人留下了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古調的美好。本中心此次將舉辦「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展出相關書籍、樂譜及影音資料,期盼能夠藉由這些館藏,讓讀者們一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生活的表現,並了解音樂採集的歷史脈絡。

展出時間:2014年 9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8,136,52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