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21.06.04 ~ 2021.06.06
2021Pulima表演新藝站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藝文活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活動地點:台北市 中正區  中山南路21-1號

2021Pulima表演新藝站,將由入選「2020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的3位創作者帶來精彩作品──邱瑋耀《Padan搖擺人》(舞蹈)、潘巴奈《Calay絲線》(肢體劇場)、林源祥《Karawakan鋤穢‧譜新》(物件音樂劇場)。今年Pulima表演新藝站3件作品都有獨立的敘事方式,邱瑋耀透過芒草傳達自我認同的過程;潘巴奈探索靈與當代身體的鏈結找到共存的方式;林源祥的物件音樂透過聲音共鳴呈現出文化的瓦解與變遷。他們在尋找一條新路徑,在肢體、音樂、物件中實踐展演的新可能。生命如故事的載體,讓我們一起上路吧!

邱瑋耀Dahu《Padan搖擺人》

「身體充滿著當代性,但卻不失一種野性的美感。」—Baru Madiljin(2020Pulima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

邱瑋耀是來自台東縣延平鄉的布農青年,在都市成長,曾受過學院舞蹈訓練。並曾參與國內許多表演計畫,更在2020年擔任杵音文化藝術團駐團導演。今年Pulima表演新藝站他以padan作為演出主題,探究自己的身體回返布農文化的可能性。

聽取部落長輩們述說padan是將一切傳達至上天的媒介,「葉子如同家的一條路,透過搖動傳達才能走回屬於文化的家。」葉子的搖動,猶如創作者身體的擺動,及心理自我認同的搖擺與疑惑。這將是一場生活在當代的原住民青年面對自我認同與族群文化碰撞後的省思,並用身體找尋與摸索文化的印記,訴說自己在自我與文化認同的流失,又將如何尋覓一條可以直達至天上的路徑,找回自己、與屬於文化的家。

創作/製作群

導演/編舞/舞者/音樂設計:邱瑋耀

執行製作:簡妤庭

技術總監:鄭宇翔

潘巴奈Pan Panay《Calay絲線》

「單人表演風格,游刃有於地穿梭在戲、舞、樂三位一體的表演中。」—陳彥斌((2020Pulima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

潘巴奈花蓮市吉寶竿部落,阿美族人。從事劇場表演藝術13年,過去曾與台灣眾多表演團隊合作擔任演員,如壞鞋子舞蹈劇場、魔梯形體劇場、莫比斯圓環公社、EX-亞洲劇團、身聲劇場等。

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萬物之間,肉身和靈魂之間,似乎有條隱形看不見的連結,那是一條路徑,當通道開啟時,線的彼端會與內在靈魂相遇;如同sikawasay(阿美族祭司)在儀式裡從空中取下神靈的calay (絲線),於是就上路了!創作者以calay作為創作的基點,在過程中回溯自己生命中的連結,並期待透過創作找回傳統精神價值並回應現代人所處的社會處境。獨舞的她既是主訴者,也像一場通道,為種種物件傳遞訊息。

創作/製作群

導演/演員:潘巴奈、現場音樂:蟻美琴

舞台設計:張偉來

服裝設計:蔡浩天

燈光設計:李依庭

技術統籌:黃薪伊

執行製作:廖育伶

林源祥 Ansyang.Makakazuwan《Karawakan鋤穢‧譜新》

「原民現代處境之於傳統生活領域的聲響對照,概念清晰、執行準確。」—蘇達(2020Pulima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

台東縣卑南鄉下賓朗村卑南族人。擔任樂團Paliulius樂團團長及主唱,也是Tai身體劇場舞者。熟稔部落古調及歌謠,創作卻不限於傳統。他曾花費數年時間採集部落文化植物的故事,也將故事轉換為音樂、繪本。

聲響承載了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也傳遞了文化的變遷及群體記憶。《Karawakan-鋤穢.譜新》演出整場以卑南族婦女除草活動misa''ur,工作當中的鳥之歌 ''emaya''ayam,以及完工典禮Muhamut為主調。創作者從Karawakan發展創作核心,以小米收穫節連結農具「鋤頭」再從鋤頭延伸「肢體」、「節奏」、「旋律」其寓意「鋤穢‧譜新」概念,並引出過去到當代敲擊共鳴的轉變,也象徵族群文化、部落日常的生活改變,作品呈現現今多元風格的樣貌。

創作/製作群

導演:瓦旦·督喜

演員:林源祥、朱以新、林傑龍、巴鵬偉

編舞:林源祥 Ansyang.Makakazuwan

現場音樂:陳政陽

裝置設計:馬籟·瑪卡卡汝萬、黃錦城

燈光設計:陳為安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312,10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