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族群 主題   
 
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製作單位: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傳統技藝/工藝、歷史、族群語言、技職培訓、機關團體名錄  
地點: 全臺 全部  
https://www.tbc.apc.gov.tw/hualien/home

本協會開課理念是依知識傳遞模式(knowledge empowerment)的理念來設計,也就是由知識的普及著手,進入到知識的深化,再進入到應用階段,最後又回到知識普及的路徑。這是著眼於原住民社會知識與資訊的流通率普遍較低的現況,所採用的課程設計策略。



以部落歷史研究課程為例,學員除修習與部落歷史相關之概念課程外,同時亦可選修部落傳說、人類學導論、民族誌概論及田野調查方法論等課程,當學員具備上述各項知識之概念後,可進入深化之課程--部落地圖之繪製,學員們可利用這些知識應用在花蓮縣原住民傳統領域之調查,最後再將調查結果編成新的知識往下傳遞。課程之開設為符合各社區之需求,所有課程皆由各部落(社區)教室去規畫,行政中心則進行彙整之工作,並將彙整之結果交由校本部進行審查,對於課程所需之師資,除由各教室提出外,如遇師資不足問題時,則由行政中心負責協調其他教室就近支援。



各課程上課方式及內容依各部落與社區不同需要而設計,並無一定之限制,但需結合在地社區及原住民的文化特性,並且通過課程委員會之認可後方可實施,每一課程開設時間一期以18週為原則,每年預定招收二期。除各教室所開之特定需求的課程外,本協會附設教室及各學習中心亦配合實際需求開設課程,例如母語師資培訓班、漢人社會及文化研究等非地方專屬性之課程,為使各社區之學員除可就近參加社區內教室所開設之課程外,亦可至各學習中心與其他社區之學員共同修習公共議題之課程,以增加原住民族群,彼此間的橫向聯結及國際觀的建立。課程類別如下:



一、原住民文化學程:

包函阿美族語課程、太魯閣族語課程、布農族語課程、噶瑪蘭族語課程、撒基拉雅族語課程、原住民歌舞課程。為因應部落(社區)文化傳承及配合國家政策之母語認證機制,使部落(社區)由聽、說、進而讀、進而能寫的進階課程,由原本口傳的傳遞模式,進而能文字化、影像化的傳遞給予下一代,將各族群的文化、歷史、技藝、歌謠、舞蹈藉由文字及影像的浮現,進一步的保存下來,讓各部落文化的傳承能延續下去。



二、部落產業學程:

(1) 有機蔬菜課程-課程安排生動活潑,採雙項討論的方式,讓學員有參與感,以實際田間操作方式找回古老的傳統工作方式,讓長者更有成就感。部落對於有機農法的確有其誤解,認為有機農業是一項困難的農法、也認為有機蔬菜只要不使用農藥即可冠上”有機”標記。利用專業有機農法老師從旁協助努力推動,也可讓農民清楚有機農法對人體、土壤甚至地球的益處。

(2) 部落觀光導覽解說課程-為因應花蓮為觀光縣份,及滿足中外人士對花蓮縣境內各原住民族群的好奇,化被動為主動,配合政府的政策結合部落特性及需求,推銷自已的部落產業及文化,活絡部落脈動進而提昇部落經濟效益。部落文化觀光導覽解說課程讓原住民自身深度了解各個部落的原鄉之美,藉由此教育激發原住民自身潛在能力,達到培訓原住民同胞們終身學習的第二專業技能。

(3) 原住民產業經營行銷課程-此為花蓮縣政府致力於推廣的業務之一,旨在幫助原住民同胞在製作具傳統特色且精緻的產品後,利用所學之原住民物質產品行銷(行銷、包裝)課程,推展至外縣市甚至國外,發揚原住民族之文化特色。



三、社群及實用學程:

(1) 原住民生活陶藝創作課程-以「部落教室」之型態,發展原住民傳統陶藝為主,台灣原住民傳統陶藝作品展示可讓遊客飽覽原住民文化之美。未來結合資訊網路,提供民眾參觀及遊玩之菜單,結合社區大學課程隨時可以陶藝DIY,提供學員及遊客知性與感性的豐富之旅。

(2) 拼布製作課程-授課內容以拼布藝術的技巧配合原住民的織布結合而成部落的特色,進而提昇部落藝術氣息。拼布的學習是參觀展覽作品,多學習新的做法,以提昇自己的創作能力及作品的品質。學拼布是無止境的,可發揮個人創作能力,又可提供原住民婦女正當休閒、技能為美德,並應用在謀生技能,提昇生活品質。

(3) 原住民老人生涯規劃課程-內容幫助老年人生涯規劃,包括:老人人際關係、保健醫學常識、人生哲學、康樂活動、傳統手工技藝等,促進身心愉快充實人生的意義。透過教育與學習,增加老年人一些生活須知,更懂得自我保健,體認「要活、就要動」的道理,並同時糾正老年人一些錯誤的關念,使老年人的生活過的更加充實、安全。

(4) 電腦基礎與應用課程-授課內容為文書處理及簡易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在現代人是必須具備的技能,在原住民社會尤其更需要。教學內容以電腦概論、Windows與Office系統為教學重點,使學員從基礎學起,瞭解電腦的結構及相關系統,進而瞭解使用的方法。Office系統教學以Word、Excel,使學習者能瞭解文書編輯、試算表的使用,使之用於平時生活中與工作需求中。

(5) 木琴製作、敲奏研習-「木琴」-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容易,為傳承木琴技藝文化,透過學習來感受祖先的智慧,並培養族人習得此優良技能,藉著木琴輕脆悅耳的天籟之音進化心靈。

(6) 傳統技藝課程:藉由編織、皮雕、植物染、服飾製作等課程的教學,將要失傳之編織手工技藝,由部落教室的教學,讓學員親身體驗,族群裡先人的智慧、手工技巧,進而流傳下來。

(7) 電子商務課程-授課對象為花蓮境內各工作坊負責人,針對文書處理、客戶管理、網站架設、商品行銷等為教學主題,能有效的將作品經由網路銷售手段刺激工作坊的競爭與成長。



四、自然資源學程:

(1) 原住民民俗植物介紹-從基本的植物類型、用途,當作市場的物流交換,到巫儀式植物的禁忌體現以及學員的野外植物體驗,一連串的架構課程,無疑地,便是本課程有別於他者課程的特色。相對的,對阿美族民族植物的文化認識,則跳脫僅侷限在植物本身的用途與學名介紹,更大的用途,透過植物理解整個阿美族社會體系的運作。

(2) 原住民傳統弓箭製作研習-在傳統的文化研習中,鼓勵社區族人自由創作與發明,從弓箭製作交錯的手腦激盪下,拓寬社區族人的創意空間,以「文化再造」改善原住民失業問題,推廣、活化部落文化產業。



五、部落研究學程:

(1) 部落文史研究課程-神話傳說為認識原住民的第一步,而神話背後所縕藏的歷史意義及傳說的真實性,需要有人來挖掘,而挖掘事實真相需要專業人員,文史研究班旨在培訓學術性的、專業的文史研究工作者。

(2) 原住民部落傳統故事研究課程-本門課程特色在於以行動教室主動至各部落採集部落傳說、田野調查,再將所採集之資料以分組座談或辨論方式討論其真實性,研議出之結果與有相關研究之教授、學者合作橐整、編撰既而出版。

 
 
地址:106319 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85,213,64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