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由來 |
|
金岳部落由Ryohen(流興)、Buta(舊武塔)兩個舊部落所組成,經日治年間的集團移住及國民政府的遷村政策,陸續遷至金岳。
金岳部落的早期居民為Buta(舊武塔)人,西元 1915年(大正4年),由Hayung-naban(哈泳.諾旁)率領族人約 100 名下山遷到卡拿蘭。數個月後,不幸遇上瘧疾,死了不少人,因此大部分又返回原居地,只有13戶72人留在卡拿蘭。這13戶72人中有戶因懼怕瘧疾,另遷到Yahallan(亞哈蘭)又稱柑仔頭,今碧候村東方),9戶43人遷到今鹿皮部落南方1.6公里處,另立Skba-bo(斯巴玻)社,大正14年(西元1925年)該社遇暴風雨,沖毀房舍16戶,乃遷至Ropwe(鹿皮,今金岳部落)。另外,大正5年(西元1916年)Buta(舊武塔)下部落Tpihen(塔壁罕)18戶60人遷至U’is(南溪)開墾,稱為南溪社,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因瘧疾造成多人死亡,經日人的勸誘下,1戶6人遷往Ropwe(鹿皮),日治時期遷徙過程到此告一段落。然而,國民政府初期,在行政區上鹿皮仍屬於碧候村。
Ryohen(流興)原居布蕭丸溪上游,距離南澳約33公里處之山區。民國45年,芙瑞達颱風的侵襲,通往社外到南澳的途中,有八座吊橋,全部被吹毀,強風暴雨導致山崩,道路嚴重破壞,出入僅有爬山涉水一途;若遇洪水,交通斷絕,村民完全仰賴外界交易的日用品,幾乎停止供應;孩童也完全失去教育的機會,而鄉公所無力負擔龐大的道路維修費用,造成行政管理上的不便。
日治時代,日人多次誘勸Ryohen(流興)遷至山下,僅在日治初期部份居民遷於今大同鄉。而大部分的Ryohen(流興)人則認為山下疾病多,再加上Ryohen(流興)本身環境優美、空間好、食物新鮮,因而無搬遷之念。直到光復後,其他部落接二連三的遷至山下,無論是拜訪親朋好友或至山下採買皆不方便,且國民政府為便於管理,給予保留地之承諾,因此決定遷村至現今金岳部落。從民國42年就陸陸續續有Ryohen(流興)搬下山,先至南澳或澳花居住,直到民國46年6月11日,村民大會全體一致通過,決定遷移Ropwe(鹿皮)一帶,每戶興建十坪半木造房屋一間,分配保留地約十公頃。民國47年, Ryohen(流興)由頭目烏干(Okkan)帶領45戶225人遷來鹿皮,才全部搬至金岳,原本在南澳、澳花的其他族人,也漸漸遷徙過來。於是,鹿皮脫離碧候,改隸於金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