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搜尋頁
阿美族
泰雅族
排灣族
布農族
卑南族
魯凱族
鄒族
賽夏族
達悟族
邵族
噶瑪蘭族
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
賽德克族
拉阿魯哇族
卡那卡那富族
平埔族群
所在縣市:     高雄市   屏東縣   台東縣  
返回上頁
部落名稱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
部落特色
所在位置 屏東縣長治鄉繁華村
範圍
地理環境
交通資訊
電子地圖連結
部落所屬族群 排灣族
使用語言 排灣語 、魯凱語 、漢語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天主教
部落由來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在臺灣中南部地區降下大量的雨量,造成大小不一的災情,造成三地門鄉達來部落、德文部落、霧台鄉谷川部落、佳暮部落、吉露部落、阿禮部落等六部落原居地因居住環境遭受影響,被納入危險區域,在2011年,於相關政府及各方團體研擬,陸續將部落居民遷移至屏東縣長治鄉繁華村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基地,幾經波折後,最後定名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因為
1.百合為魯凱族排灣族共同的文化精神象徵。
2.未來包括霧臺鄉阿禮、吉露、谷川、佳暮、三地門鄉達來、德文等6個部落進住形成生活圈,而百合之花瓣剛好也是6瓣,具生命共同體之意涵。
3.百合球莖具多瓣性,是由數十片白色鱗片層包而成,狀似白蓮,而88風災永久屋重建是匯集全國及國際所有愛心人士的力量,並以公私協力共同努力建造的新家園,這樣的重建過程與精神就像百合球莖一樣緊密,部落是以非常感恩的心來表達與紀念。
不過,由於長治百合部落園區並非由單一部落遷移而來,而是由多處部落結合而來,仍依各部落聚集區域,分屬原來的行政村,即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居民仍分屬於三地門及霧台鄉。
由於居住在長治百合社區的族人,在過去皆有自己習慣上的教會,所以搬遷至此之後,族人與教會便開始一一重建教堂。雖然因人力、經費問題,重建進度不一,但11座造型、風格各異的教堂,已成為社區特色之一,矗立在藍天下,呈現出獨特的秀麗風貌。
在長治百合社區內有多處心靈耕地,總是隨著四季變換,展現不同的豐富成果。紅藜、辣椒、芋頭、南瓜、蔬菜、苧麻,大多是部落居民習於耕種、食用的作物。由山上搬遷至平地的老人家與青年們,也在辛勤工作、流下汗水的農事勞動中,找回過去部落生活自耕自足的踏實與滿足。剛遷到平地時沒有耕地,這對在山上習慣務農的族人們造成巨大衝擊,大家更擔心依循農業生活而建立的傳統文化,會因為從此無法耕種而逐漸流失。還好有了「心靈耕地」,透過眾人努力,從一片荒蕪到欣欣向榮,大家對往日生活的思念,彷彿都在這裡開花結果。
雖然受限耕地大小,無法提供所有家戶都能使用,但心靈耕地的工作團隊,對經營耕地相當用心。族人以「友善土地,無毒耕作」為原則,採用天然肥料的自然農法耕作,拒絕使用農藥,甚至利用大蟲吃小蟲策略,就是希望栽種出最健康的食物,由於必須先了解耕地適合與不適合種植的作物,一開始時,大家嘗試種植各種不同作物,從經驗中歸納,最後才找出最佳的種植作物及輪種方式。
為了讓遊客方便了解不同部落的特色,也提供多才多藝的族人擁有一個行銷手藝及農特產品的平台,特別打造「百合部落產銷館」。裡面的養生餐廳,更大大提高了族人耕作作物的運用價值。
此外,產銷館內亦有17 家在地工坊進駐,包括:意拿樂思義坊、原漾工坊、阿萊優姆工坊、都拉巴拉斯工作坊、阿禮協會與大姆姆德文工坊等,販售雕刻品、工藝品、咖啡、朝天辣椒醬、紅肉李露及各類農特產。
在長治百合社區中有一所充滿原住民特色的小學─屏東縣霧臺國小勵古百合分校。這座造型特殊,還以陶珠裝飾作為校園欄杆的美麗校風,就肩負起社區教育與傳承部落文化的使命。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中,處處可見魯凱、排灣族的故事與圖騰,在這裡,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課程,也加強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將來要成為推動部落發展進步的生力軍。
旅遊觀光資訊
參考資料
1、屏東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命名:「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民國106年9月29日),中央通訊社(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64215.aspx#.Wc4PxfmCyUk)
2、百合園區特色景點(民國106年9月29日),霧臺鄉公所(www.wutai.gov.tw/百合產銷館/特色景點.html)
3、百合部落產銷館簡介(民國106年9月29日),霧臺鄉公所(www.wutai.gov.tw/百合產銷館.html
4、屏東縣長治鄉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民國106年9月29日),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01PHP02.html
 

 

 
 
地址:106319 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85,178,50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