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撒奇萊雅族的族群精神與文化實踐。撒奇萊雅族在1878年的達固湖灣戰役後即面臨了族群和文化的滅亡命運,後與阿美族共同生活保全了族裔和文化。當代透過文化復振和正名運動,在2007年成功正名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三族。 本文首先探究正名前後撒奇萊雅族人、阿美族人對於兩族社會邊界的指認,以及撒奇萊雅族人對身分認同的探問;後追溯正名運動始末,以90年代前族中耆老所做的文史資料調查為底,探討當代正名運動的啟動。正名後,在族人的努力之下復振語言及文化,文中以「火神祭」為例,探討斷裂的文化如何銜接當代復振運動。接著追溯火神祭程序歷年來的轉變,探討文化的演進如何作為一活潑、形變的「過程」而非「結果」,在田野調查中陸續出土的傳統智慧再次豐富族群文化的內涵。 接著以族服、歌舞、部落階級和建築工法等文化復振為主軸,探討族群中不同階級、性別的族人如何透過紀念儀式和身體實踐匯聚其集體記憶與認同情感,並關注其作為歷史「能動性」(agent)的個人主體化過程。由男人、女人、小孩與老人文化實踐所構成的節點,連成一生生不息的族群生命圖像,提供當代重新觀看撒奇萊雅族文化精神的視野。 最後且最重要的是,本研究以阿圖塞的多重決定論(overdetermination)和Foucault的部署(dispositif/apparatus)概念,探看撒奇萊雅族在當代的生成面貌。各種異質元素形塑族群的現況:原住民族運動的發展、族群正名風潮、多元文化主義的思維、族群菁英的行政交涉以及族人個體的能動性等,皆是撒奇萊雅族在百年之後得以振興文化、重新獲得「族群」法定身份的原因。本研究以撒奇萊雅族為例,提供分析文化現象的巨觀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