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本文運用質性研究法,通過對臺灣花蓮地區6位元喪偶的婦女的深度訪談,研究探討影響婦女適應喪偶後生活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包括經濟狀況、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社會支援網路、文化信念與社會態度,並根據研究結果對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實務、政府政策制定、公民教育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筆者試圖通過對喪偶婦女的生活適應之研究,讓社會更多地關注她們這一群體。通過多她們對內心世界的研究,及由此對外界產生的各種反映,瞭解喪偶婦女的生活適應歷程。 基於本研究之目的,歸納整理出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原住民喪偶婦女喪偶後會產生三個階段反應過程如下: 一、喪偶初期焦慮痛苦(當事者表現麻木、否認或不相信) 二、喪偶中期之慢慢適應(感到激動、焦慮、痛苦和憤怒,也可有罪惡感、退縮或抑鬱) 三、喪偶後期之面對現實(接受事實並為將來作好計畫): 貳、原住民喪偶婦女所面臨的問題發現結論如下: 一、在經濟上--失去來源,喪偶婦女生活困難:研究發現原住民喪偶婦女立即發生的在經濟問題包括(一)前夫遺留下來的債務需要立即解決(二)工作問題在原住民地區難尋覓(三)夫家強索土地因而失去土地失去經濟收入,原住民喪偶婦女失去了經濟的來源後,喪偶婦女生活陷入困難。 二、子女照顧與教育無法顧及,導致孩子成長偏差:當原住民喪偶婦女失去丈夫後,研究發現子女教育問題呈現如(一)心力交瘁,子女被迫提早成長(二) 無法供給孩子物質享受(三)缺乏父愛(四)認同楷模等需要去解決。 三、人際關係變差,人們對喪偶女的認識偏見加重了喪偶婦女的負擔:孤單是原住民喪偶婦女最現實要面對的問題,鄰里以異樣眼光看待,接著而來的是(一)人際排斥(二)社交空洞化(三)失去親戚的人際支援。 四、社會支援薄弱喪偶婦女進入社會困境,研究發現喪偶後最需要的是社會各項支援,然事與願違研究發現原住民喪偶婦女隨即要面對(一)原住民傳統父系社會的影響(二)無法與社會接軌(三)非正式社會網路的排斥等問題。 參、綜合對原住民喪偶婦女生活適應之整體建議: 一、增加其經濟獨立能力與機會: (一)協助其擔任村裡的臨時工。(二)鼓勵其自謀生活如開小吃店、雜貨店、卡拉OK店。(三)協助她們參加政府原住民類職業訓練,接受輔導就業。(四)協助其轉介至社福機構,如世界展望會、家扶中心等其他慈善機構。 二、強化原住民喪偶婦女在教育子女的照顧與責任成長: (一)加強原住民喪偶婦女的責任與壓力。(二)週遭一些教育合夥人主動協助教育其子女。(三)協助照顧或尋覓健全家庭認養其子女,並協助轉介其子女送交孤兒院等社福機構照顧。(四)鼓勵其專心教育子女。 三、協助原住民喪偶婦女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一)可向台灣世界展望會取得家庭協助以及子女助學金之協助。(二)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可向縣市家扶中心取得每月生活補助及每學期子女助學補助。(三)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向鄉鎮市公所申請辦理低受入家庭,可固定每月取得補助收入,維持家庭基本收入。(四)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可向其他慈善團體之取得濟助,如慈濟功德會,慈善團體機構。(五) 鼓勵參與社團義工工作,在志工團體中分享經驗,重新建構自我,並獲得感情支持。(六) 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擔任政府機構的志工做公益服務,將悲情分散,多做善事,回饋社會。 四、鼓勵原住民喪偶婦女在擴充人際關係: (一)協助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重建社交圈子。(二)協助原住民喪偶婦女家庭多多參與宗教活動。 五、輔導原住民喪偶婦女心理重建: (一)原住民喪偶婦女多參與各項學習,增加交際圈及人際關係。(二)原住民喪偶婦女應自行調整自身壓力,調適生活,儘速重新出發。(三)原住民喪偶婦女應珍惜寶貴之社會資源,並運用適當時機回饋社會。 (四)原住民喪偶婦女自身要堅強忍耐,儘速脫離悲傷痛苦。(五)原住民喪偶婦女應多爭取社區、社會、機構、慈善團體之支持,以改善家庭經濟生活,並建立一片友誼的天空。(六)原住民喪偶婦女應拋開族群標籤,不自卑,勇於接受社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