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設計與發展行動研究--以一所都市國小為例
作者 方文慧
學校系所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設計與發展
行動研究--以一所都市國小為例
摘要
近年來多元文化議題在我國特別受到社會大眾與教育界的關注,原住民民族教育問題儼然成為熱門話題。研究者學校原住民學生比例高達5.6%,在漢族主流文化衝擊下,原住民學童在學習適應、族群認同及自信心上產生不少困擾。為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本研究乃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旨在設計與發展一套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透過問題分析、界定問題、擬定策略、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鑑等六階段,設計出適合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民族文化教育課程,以便提升原住民學童的學習適應、族群認同感以及自信心,促進學習成效。並期許能藉此課程改善漢族學生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增進彼此欣賞與了解,促進族群和諧。最後,就上述研究發現,綜合歸納成結論,並依據結論做出相關建議。
綜合本研究發現,歸納出如下結論:
一、此套民族文化教育課程適合本校都市原住民學童,其課程設計與發
展歷程,包含以下要項:
(一)透過進修活動提升教師課程設計與發展的專業知識。
(二)以實察活動讓教師進一步了解原住民民族文化。
(三)進行民族文化教育課程之重要學習『概念』訂定。
(四)採取正式課程附加的設計模式。
(五)審慎的選擇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內容。
(六)適切的組織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內容。
(七)初步課程設計的完成。
(八)進行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實施。
(九)課程評鑑。
(十)正式課程的完成。
二、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對原住民學童的學習適應情形良好
(一)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可提升原住民學童的自信心。
(二)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可增進原住民學童的族群認同感。
(三)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可提高原住民學童的學習興趣。
(四)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可提升整體原住民學童的學習成效。
三、課程實施後,非原住民學生能接納差異文化、破除刻板印象
(一)非原住民學童對於原住民文化接受度高。
(二)非原住民學童對於原住民印象因民族文化教育課程的實施有
正向的改觀。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係提出以下相關建議:
一、對研究者學校的建議
(一)建構學校行政支援系統,以利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的實施。
(二)加強學校課程設計者與課程實施者之間的互動。
二、對都市國小的建議
(一)教師應多充實多元文化知能與研究能力。
(二)課程內容設計需針對實施對象之背景。
(三)學校應妥善規劃彈性課程、本位課程與綜合活動,以利實施民族
文化教育課程。
(四)課程內容的選擇,避免對原住民族群的刻板印象而影響原住民學
童的心態與學習發展。
(五)課程發展歷程必須經過設計、試教、評鑑等過程。
三、對教育行政機構的建議
(一)透過專責機構規劃都市原住民民族文化課程。
(二)教育專責單位應多辦理原住民民族文化課程設計相關知能研習。
(三)透過教育行政機構的力量,要求各級學校落實「多元文化教育
」課程。
關鍵字:民族文化教育、行動研究、原住民、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