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
作者 潘楚婷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隨著本土教育日益受到重視,身為歷史科教師,對本土教材的認識與編寫自是責無旁貸,於是這些年我親近板橋,探究板橋,逐漸發現它的豐富多元。

板橋位於台北盆地的中央位置,溪河流布,土壤肥沃,適合農業發展。本區古為平埔族漁獵舞台,前清早期,尚是荒野未闢之地;直到康熙末年,始有賴氏族人來墾,至乾隆十五年,更有漳州人林成祖、廖富椿同時拓墾於此,之後陸續有更多漢人來到擺接平原。

在「民番無礙、朦朧給照」、「番佃墾戶首報陞科」、「番業戶轉賣番地」三種管道下,平埔族地權逐漸流失,透過官方文書及民間地契清楚呈現。而平埔族不斷接受漢化的結果是許多傳統生活習俗逐漸消失,平埔族就如同泡沫般隱沒在漢人社會的大海裡。

征服大自然與當地原住民,幾乎是全世界墾殖英雄一致的難題,板橋拓墾先鋒林成祖初至板橋時亦是如此。林成祖一方面安撫番人,一方面興修大安圳,開墾事業大有所成,「一部大安圳的開發史,就是一部擺接地區的開拓史」,板橋由此漸次開發,土地景觀由荒埔而園而田。

街莊的成立,可視為拓墾成果重要指標,本區於乾隆五年(1740年)出現「擺接莊」一詞,說明已有漢莊成立;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後,有漳州人在崁仔腳附近建十餘棟磚瓦店屋,帶動了街衢化現象,名「枋橋新興街」,也稱「枋橋頭街」,是板橋最早的街道;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林本源家族於崁仔腳附近,興建收租公館「弼益館」,並有商船往來板橋新莊間,促進了板橋商業的繁榮,街市更形發展;咸豐三年(1853年),林本源家族移居板橋,兩年後建板橋城,各地漳州人依附者日多,街市逐漸轉移到慈惠宮附近,以中直街最為繁榮。板橋得水運之便,逐漸成為擺接堡商業重鎮,遠如文山堡(今新店附近)的居民也都來板橋買日用品。

咸豐九年(1859年)漳泉大械鬥後,林本源家族設立「大觀義學」,將板橋歷史帶入新的里程碑──從械鬥風盛的移墾社會躍升為品詩評文的文治社會,板橋從此文風大盛。林本源家族對板橋貢獻厥偉,其義利合一、政商兩棲的家風,是維持臺灣首富地位於不墜的成功秘訣。

日人從1895年正式治臺後,以科學精神積極展開各項現代化建設。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日人將火車開進板橋,為本區挹注新的活力,奠定了板橋邁向現代化的基礎,交通優勢至今仍深深影響板橋的發展。

強調動線的日本人,拆除板橋城牆,使交通順暢無礙;大正九年(1920年)將枋橋更名為板橋,沿用至今。

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經濟策略下,本區農產品以稻米、蔬菜、甘蔗、香花最為重要。隨著18世紀後茶葉出口,板橋也開始步上世界經濟舞臺。

日本主導下,臺灣教育有了明顯的改變,臺灣人透過新式教育,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洗禮,思想、文化、觀念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

  經清領經營、日治建設,板橋由落後而進步,由荒蕪而興盛,風貌大異於昔。板橋近代的發展如實反映當時社會變遷,成為歷史最佳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