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 |
|
*中心館藏網址:http://0rz.tw/ec5bI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基於Blau和Duncan的社會地位取得模型,來探討原住民教育與職業的關係,除了原住民父親教育,父親職業,教育程度,初職,目前職業成就等五個變項外,尚加上社會歧視,工作動機和工作認知等三個變項.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原住民家庭背景,社會歧視,工作動機,工作認知,教育程度及職業分佈情況1.原住民的家庭身以其父親的教育和職業為指標,可以看出隨著教育的普及,其父親的教育程度較前略有提升,不識字的人數大幅減少,但大部分集中在國小階段;其父親的職業多半以從事農漁業為主,但人數隨著時間漸漸減少,而體力工及非技術工卻呈U字形的增加;2.原住民所感受到的社會歧視,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減少;3.工作動機已漸漸由家庭需要轉為為求自己需要;4.工作認知逐漸降低,不易掌握市場資訊;5.原住民的教育程度略有提升,但仍集中在低學歷階段;6.原住民所從事的工作多半位居整個台灣職業結構的下層,職業成就偏低;二.將教育程度,初職及目前職業轉換為等距尺度,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原住民的教育程度,初職聲望及目前職業聲望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提升的趨勢,但是從平均數來看,在年輕一輩的原住民中,教育程度差不多相當於國中階段,社職聲望相當於受雇買賣人員,目前職業聲望差不多相當於技藝及有關工作人員,由此可知,原住民教育程度,初職聲望及目前職業聲望雖較前提高,但是也是集中在低學歷,生產有關的工作上;三.原住民在教育取得的過程中,以父親教育的影響最大.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有下降的趨勢.四.原住民在取得初職地位的過程中,以教育程度的影響最大.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有下降的趨勢. 五.原住民在取得目前職業成就的過程中,以初職地位的影響最大.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有下降的趨勢. 六.原住民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較能提高職業聲望.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有下降的趨勢. 本研究拫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供若干建議以供政府有關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