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3.06.01
長期保存的犬蛔蟲孕卵於鼷鼠之感染及台灣山地原住民成人犬蛔蟲感染之研究(Studies of Mice Infected with Long-Term-Maintained Embryonated Eggs of Toxocara canis and T. canis Infection among Mountain Taiwanese Aboriginal Adults)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醫療保健  
作者 范家堃 (Fan Chia-Kwung )
學校系所 臺灣大學微生物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2035071*cht

[ 摘要 ]
本研究探討儲存於2%福馬林液內,於4 oC下保存14個月之犬蛔蟲受孕卵,對鼷鼠的感染性、致病性、幼蟲的移行行為和TGF-β1、TG2、collagen和apoptosis於所引致的肉芽腫肝炎的表現情形。感染鼷鼠後第1、2、3、5天至第1、4、8、12、16、20、24、28、42與67週,麻醉後以心臟穿刺採血致死收取血清,另將每隻鼠一半的肝臟和肺臟(肝肺期)與肌肉和腦部(神經肌肉期)組織製成蠟塊,進行組織學與免疫化學染色;另一半的內臟組織以酸性的胃蛋白酶消化進行幼蟲回收實驗。選擇台灣山地原住民成人為血清流行病學的研究對象以瞭解台灣地區人羣感染犬蛔蟲症的情況。感染鼠整體的免疫反應類型主要朝向Th2,因血清中IgG1抗體力價於整個實驗中明顯較未感染控制鼠的高 (P < 0.05);然而Th1免疫反應的指標,IgG3抗體力價於整個實驗中,除在第八週於感染組鼠中較未感染控制組鼠的高 (P < 0.05)外,其餘感染組鼠與未感染的控制組鼠間並無明顯差異 (P > 0.05)。於整個實驗中,肝臟與肺臟的病變為中度(2+)至重度(3+),肌肉的病變為輕度(1+)至中度(2+),而腦部則為正常(0+)至輕度(1+)。感染第8週後大部分的鼠膽管上皮細胞可見似apocrine的特殊病變。另外靠近肌肉區的柔軟組織可於數個感染組鼠發現包住幼蟲的肉芽腫。大部分的幼蟲於感染後7天內移行至肝肺期,此後,大部分的幼蟲轉為移行至神經肌肉期。綜合而言,不僅保存14個月的犬蛔蟲受孕卵的感染性、致病性與孵化的幼蟲於小鼠體內的移行行為皆保留不變,孵化的幼蟲亦能於小鼠體內引起一些特殊的病變。TGF-β1主要被偵測於病灶處的浸潤細胞與膽管上皮細胞,分別於感染後第12週與第24週有最高的表現量。幼蟲本身亦有相當強的TGF-β1的表現。TG2主要被偵測於膽管上皮細胞與於病灶內或圍繞病灶周圍的肝細胞,分別於感染後第1週與第28週有最高的表現量。肝細胞、膽管上皮細胞與浸潤細胞罕見凋亡的發生。TGF-β1可能與TG2合同刺激膠原蛋白的生成,因TGF-β1和TG2的表現分別與膠原蛋白的表現間有統計學上的相關性。表現TG2而圍繞於病灶週邊的肝細胞形成一屏障似地,似乎可限制幼蟲移行甚或阻止病灶擴增,然而持續且不正常的膠原蛋白的堆積和罕見浸潤細胞凋亡的表現,可能造成肝臟不可逆性的纖維化損傷和持續性的發炎。本結果或可提供發展有效的控制藥物或疫苗的策略,藉調控TGF-β1與TG2的表現,達到治療由其他微生物所造成的類似肝病。5個原住民族群的成人整體血清抗體陽性率(46.0%, 247/537)明顯高於漢族(30.2%, 13/43) (P = 0.04)。年齡而非性別,似乎是與血清陽性有關的一個因子。有攝食生豬肝經歷(Odds Ratio (OR) = 1.65, P < 0.01),眷養狗經驗(OR = 1.76, P < 0.01),或職業是勞工(OR = 1.78, P = 0.01)的原住民成人,似乎較那些沒有上述經歷者與無工作者易於受犬蛔蟲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