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服務員的文化知能與跨文化溝通能力有助於照顧關係的建立,進而促進居家服務的照顧品質與服務員本身對工作的認同。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索漢人居家服務員在與原住民個案互動、溝通與關係建立過程中的主觀感受,並分析其文化能力程度以及所面臨的挑戰,期望能提供漢人居家服務員在服務原住民個案時的實務面與制度面的改善建議。 本質性研究採用深度訪談。研究者透過機構介紹,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進行招募。七位受訪的研究參與者為在東部原鄉地區服務的本國籍漢人居家服務員,多數為女性,居住地為宜蘭與花蓮地區的受訪者較多。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7.14歲,平均服務總年資為10.98年,平均原鄉服務年資為7.23年,累積服務過的原鄉原住民個案平均有9.71人。 本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文化能力的展現受到「同化」概念影響。雖然研究參與者在照顧上面臨與文化相關的需求時多樂於因應,但多數研究參與者缺乏主動對文化的覺察。也因原住民個案能以漢語溝通,不至於對彼此交流造成問題,使得跨文化以原住民族語溝通的重要性也變得不明顯,而讓漢人居家服務員視原住民個案已「同化」,對原住民族語的學習處於較為被動的狀態。 另外,當研究參與者對原鄉居家服務的認知著重以服務為主的工具面向時,研究參與者在乎的較為服務完成度與居家服務工作專業展現,而跨文化能力與溝通的重要性為其次;若研究參與者著重關係面向,認為原鄉居家服務屬於愛的勞動、是一種文化照顧過程,他們會重視與原住民個案的關係建立以及跨文化能力與溝通能力的擁有。 進入原鄉服務原住民個案的漢人居家服務員應調適個人心態,提升文化敏感度與覺察能力,主動展現對不同族群多元文化的尊重。居家服務督導應適時提供文化相關訊息,提升漢人居家服務員對文化覺察的能力。此外,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不妨在原鄉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中,增加原住民文化相關課程,讓服務原鄉的漢人居家服務員更容易進入原住民文化環境。而面對我國多元文化的快速發展,主流文化成員文化能力相關的文獻卻付之闕如。學界亟需針對主流文化族群在與非主流文化族群互動中應有的覺知和反思做深入的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