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7.23
學校推動民族教育的多元架構領導視角: 以花蓮縣三所國小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族群教育、一般教育、學術研究  
作者 呂俊宏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研究主要目的以「多元架構領導視角」探究學校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的作為,以訪談學校校長、主任及現場教師,並且透過觀察學校環境、部落祭典、課程教學等方式進行觀察與記錄。本研究採質性個案研究,以三所原住民重點國小為研究對象,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資料索取等方式蒐集資料,作為本研究資料分析之依據。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從三所個案學校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現況中發現:校長的民族教育理念影響學校民族教育課程的發展;其次教學群的互動與教師教學品質是影響課程發展與實踐的重要關鍵;另外,個案學校多以彈性學習節數實施民族教育課程;最後學校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須由學校與部落共同合作。

二、三所個案學校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的多元架構視角發現:校長到任會以「結構化視角」了解學校組織團隊與部落耆老能量,作為組織重構參考,並規整出有節奏及效能的民族教育課程推動機制;其次校長懂得善用「人力資源視角」了解部落與學校雙面需求,整合部落人力教授民族教育課程,週三下午進行增能賦權滿足教師需求,並協助解決教學現場問題;第三校長能運用「政治化視角」想盡辦法解決「課程發展、實施時段與時數、教師負擔」等衝突,妥協退讓各取所需,通工益事爭取支持,建立策略聯盟使團隊事和政達。最後,校長善用「象徵化視角」藉由實體圖騰、符號,激勵組織成員發揮特長,搭配學校集合與活動,凝聚共識構建文化全局圖象。

三、推動民族教育課程所遇困境及解決策略有:「結構化架構困境與解方」包括校長如何推動學校課程發展、規劃未來願景、推動要如何分工等三項,其解決策略為敏覺過去分工合作、專注階段工作思考組織重構、診斷問題權責分明;「人力資源架構困境與解方」包括同族師資人力不足、團隊磨合問題、無紙本教材等三項,其解決策略包括關心成員需求、給予滿足增能援助、進行策略聯盟減輕負擔。另外「政治化架構的困境與解方」包括推動民族教育不影響學力、教師爭搶參賽學生等二項,其解決策略包括推展民族教育課程少用彈性學習節數、公開說服與協商並進。「象徵化架構的困境與解方」包括是否與部落達成共識、校園中善用象徵化架構,其解決策略包括引發部落榮耀攜手打拼以及優良傳統融入學校活動與文化氛圍。

四、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學校皆引用四種架構推動民族教育課程;其次推動民族教育課程使用「結構化」、「人力資源」、「象徵化」較「政治化」架構為多;第三發現善用多元架構領導推動民族教育課程有順勢利導之效。
本研究最後提出結論和建議,提供學校及校長推動民族教育課程之參考。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34827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