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歌,住著誰的青春?-太魯閣族音樂特展」為例,探討位處於原鄉的地方文化館如何在展覽的籌備與開展後的過程中將展覽打造成一個對話的空間,成為一個大家都可以參與的展覽。 本論文首先說明,在原文館的策展中,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他們對展覽各自擁有不同的期待與目的,這也讓策展成為一連串溝通與協商的過程。所謂「大家」的定義,透過社群參與、團隊共作與觀眾的回饋,將人視為展示內容的中心,嘗試串連族人在青春時代的經典歌曲,進而勾勒出太魯閣族部落更生動更有溫度的歷史樣貌,並透過音樂做為媒介,讓不同世代的聲音與創作做對話。同時也是目前原住民族社會重要的當代議題,需要被重視與共同面對,惟有重新檢視與理解過去的歷史遭遇,世代間才能創造更具主體發展的新樂章。 本論文的特殊性在於開展後所進行的四次深度訪談,藉以收集觀眾的回饋,可做為以後精進的策略。筆者在本研究中試圖呈現,這個展覽透過地域性的館舍空間與展覽主題,試圖挖掘在地的歷史並與地方性做連結,運用「音樂」理出彼此共同的記憶,重新建構太魯閣族的歷史觀點。而展覽做為對話空間,一方面揭露了事實,成為訊息傳播的空間,另一方面,這些訊息並非平鋪直述,透過展覽中空間、色彩與展示媒材等搭配,讓訊息對觀眾產生另一種跨越世代、性別與族群的對話,表現出「大家都可以參與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