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 |
|
外傷在許多國家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每年造成440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8%。外傷也是台灣致死或是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度公布的十大死因分析,事故傷害造成6,640人死亡,為十大死因第六名,但外傷導致的潛在生命損失(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僅次於癌症,平均生命年數損失(YPLL)高達23.9歲,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一。研究也發現,在患有某些疾病的病患族群中,或是接受了進行某些手術的患者中,其年齡、性別、同時罹患的或是當次住院發生之其他慢性病與共病症,與其住院死亡率之間存在某種關聯。這些共同存在之疾病,可能影響病患的治療效果及最終的預後。因此,在外傷的臨床照護與研究上,病患已有的疾病狀況不能輕易地被忽略,控制共病症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本研究以因輕傷住院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共病症對於死亡風險之影響力大小,研究運用多元邏輯式迴歸所找出具有統計意義之九個共病症,並導出其共病症之新計算模型,證實具有比查爾森共病症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較高之死亡預測能力。未來可利用本模組進行進一步之推演分析,建立國內對於共病症與病患死亡預後之最新的風險影響力資料,裨利於未來的外傷相關研究上給予更好的風險校正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