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關鍵字:原住民族;畜牧;傳統生態智慧;複層林經營
英文關鍵字:Indigenous peoples;Livestock;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Environment friendly;Multi-story management;
"本計畫共分為四個架構,包含「 強健基盤建設 」、「 產業技術深耕 」、「 環境監測管理 」、「 產業智慧加值 」,如下分述:
一、 強健基盤建設
(一) 典範建立與技術擴散
1. 媒合部落社區及下游廠商,規劃當地農林產品與旅遊結合為一條龍模式,落實提升在地產業經濟收益 。
2. 建立5處以 示範點整合技術成果亮點,吸引鄰近其他家戶或部落跟隨,進而促進技術擴散。
(二) 人才培育
1. 組成農業技術服務團,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現地 勘 查與輔導,設計原鄉畜牧經營管理等課程進行訓練,加強原民對原鄉環境及生態畜牧之知識與操作實務 。
2. 原鄉微型經濟需要各種人才投入,以山村、部落居民自發改善,研究團隊從旁指導方式,營造創新各部落自我環境特色,並辦理如解說人員、民宿經營、農作產品新創,商品產銷經營等專業課程訓練,以提升生態旅遊服務品質。
(三) 商業模式效益評估 :根據本研究團隊結合原住民族 傳統智慧及技術所研發與發展的多元化林畜產品,進行商業模式經濟效益評估,並由評估結果提出加值策略。
(四) 法規調整與制度建立
1. 定期檢視相關法規適宜性及蒐集原鄉權益關係人之意見,透過跨部會會議滾動檢討修法之可能性,由計畫試行結果提供調整建議。
2. 落實農林畜驗證制度實施如導入森林相關驗證制度、輔導應用現行農業標章驗證。
二、 產業技術深耕:
(一) 特色農林作物種原保種技術:進行原鄉特色作物種源盤點及蒐集工作,加強選育逆境之原鄉特色作物品種種源盤點及蒐集工作,尋找具產業價值之特色植物,並可凝聚共識推廣傳識推廣傳統植物知識,發展為具產能之商品。
(二) 林間放牧技術林間放牧技術:結合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及技術,評估林間放牧技術可行性。以適地適性理念輔導林農進行混農及混牧林業。
(三) 多態模式發展:透過友善農法及飼養技術輔導與諮詢,建構多態永續畜牧系統與,如多種動物之個別或複合畜牧生產體系,結合目前原生地被植物農地相關資材,減少外來物種侵襲。
三、 環境監測管理:
(一) 生態環境監控機制建立:建立 以微型、結合森林養護功能的複合式經營,在先期的森林農牧經營操作時即應對關連生態系,如野生動物、土壤節肢動物、原生植物以及微氣候、土壤沖蝕等之正負效益作通盤性瞭解,同時評估整個社會 生態系統的體質。
(二) 產業環境監測評估技術:為發展原鄉各項森林產業模組及規格,須建立產地之環為發展原鄉各項森林產業模組及規格,調查、蒐集部落之微氣候、地形、地質、坡度、坡向、水系等環境因子,包括生態情報圖產製、圖資運用及環境因子,及專業人員培育,納入各項監測評估入各項監測評估技術之背景資料。
(三) 原鄉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篩選可循環利用之原鄉資源,如農林廢棄物轉化綠色建材之加值利用,或林木廢棄物轉化綠能技術模組等,此可結合原民傳統智慧,減少廢棄物清理、搬運之次數及物品輸入,以達在地經濟、永續利用之目標。
三、產業智慧加值:
(一) 林畜產品多元化加值應用: 應用原民特色香配料於畜禽產品加工、機能性肉品加工及特色畜產品入菜等, 創新應用傳統美食。
(二) 傳統生態智慧: 藉由當地原生植物資源及原鄉作物品種資源盤點,建立部落植物保種與棲地媒合模式,透過部落參與方式, 建立部落方舟保種系統,並活化民族植物傳統知識。
(三) 複層經濟林經營技術: 以複層林經營模式, 於各生育地上栽種適合之特用植物,在原鄉區域若能栽種適地、適種的工藝材或特殊野菜、藥材、景觀植物,可提供且增進原鄉部落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