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工作者潘小俠拍30年原住民,近兩年擱下相機,油彩22位原住民作家,幾天前生日開個展,送自己60歲生日禮物,也算對山林海邊相遇30年的「酒肉情誼」,一個美好交代。他透露每幅作品要畫2、3個月,「以前只顧喝酒不愛看書,這次不得不把他們送的書海K一下,希望回歸相遇的地方,畫出他們的精神。」
潘小俠認為繪畫和寫實攝影不同的是,「可自己造景」,為呈現海洋作家夏曼‧藍波安在八代灣打漁英姿,央請夏曼到新店畫室脫光上衣讓他作畫。畫裡他為夏曼「穿上」丁字褲,站在自造拼板舟拿魚槍,舟上還畫其5本著作。夏曼女兒覺得把爸爸畫得「結實了點」,夏曼則說,小俠到蘭嶼拍了30幾年,「影像本身就是藝術,何必在意那個真實?」
為胡德夫創作台灣百合畫作
全盲詩人莫那能80年代,為救援身陷華西街的妹妹,投入反雛妓運動、還我土地等原運。潘筆下,莫那能揹著當時風騒的紅色「高雄書包」,拄杖持麥克風吶喊,背景以弧形虛擬總統府傾斜樣態,傳達當年並肩在街頭抗爭,「要給國民黨倒!」的終極目標。
而排灣族胡德夫在湛藍太平洋和大武山前,手握台灣百合的畫作靈感,則來自其創作的「美麗島」名曲;〈雲豹的傳人〉作者奧威尼‧卡露斯,在魯凱部落持獵槍,連獵物彌猴也入畫。
潘小俠說,準備替泰雅作家瓦歷斯‧諾幹「紋面」,「他寫過『番刀出鞘 』,不會有意見的啦!」卑南作家孫大川親自為畫冊寫序,潘卻說,想畫大川和他百歲媽媽的母子圖,但彼此太熟了,還畫不出來!
前往蘭嶼尋根拍攝題材
30年前,復興美工畢業的潘小俠,對劉其偉畫戴銀盔、穿丁字褲的蘭嶼人好奇,花兩天兩夜踏上蘭嶼,之後拍攝系列原住民題材。尋根發現自己是唭哩岸平埔族,「原來我也是番,難怪跟他們喝酒這麼愉快,大川笑我姓『潘』,是『水平番』!」
20年前潘小俠在「攤」喝酒,見畫家飲酒作畫,也掏出士林刀在桌上比畫,女廚師從廚房丟出豆腐板,制止說:「別亂刻、刻在這兒」,刺激他創作自畫像、茶室姑娘系列豆腐板畫作。
「部落相遇30年─我的原住民朋友們」前天在台北東家畫廊登場,12月移師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