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吟唱族語歌謠,展現文化傳承成果。103年拉阿魯哇族正名後,今年邁入第十年,高雄市桃源區公所9日在桃源原住民文物館辦理《拉起彼此、重拾身分》正名十周年慶祝活動;耆老游仁貴表示正名路上,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年輕人願意接棒,不讓文化出現斷層。
耆老 Amalanamahlʉ salapuana(游仁貴):「青年會也已經都站起來了、就有了,就是在這幾年的所做的工作最好的;現在要加強的就是我們的語言,語言這個部分是我比較有一點擔心就要加強。」
達吉亞勒青年會成員 Pi’i hlauracana(宋孟竹):「永遠記得耆老們說以前他們是我們小朋友的柱子,現在換我們年輕人是長輩們的柱子、是一個支撐;所以現在我們要保護我們的耆老,成為他們的力量,他們也成為我們的幫助。」
而桃源原住民文物館,為了讓民眾了解正名路上族人付出的努力與成果,邀請專家學者分享文化認同、族群關係,更展示正名期間的影像紀錄與拉阿魯哇族傳統文物。
桃源文物館策展員 Pali hlatiurana(謝億新):「響應就是我們文物館跟在地學校合作的一些歷年展示,就是用植物繪本、還有一些十字繡的布偶服飾去呈現,達到文化傳承的效果。」
拉阿魯哇族曾經歷失落的50年,最難的就是凝聚各社群向心力;但正名十周年後祭典找回來了、文化復振也持續進行,透過展覽也讓民眾見證正名背後的重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