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用米酒檳榔,體驗西拉雅族傳統的三向祭拜儀式。 中正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暨鄒族知識研究中心,與鄒族語推組織,帶領阿里山國中小學生,辦理台南參訪活動,除了認識台灣歷史、西方藝術,更前往吉貝耍部落,讓孩子接觸多元文化。
學員 安同學:「在看那個影片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們在舉辦祭儀的時候,他們跳的舞,然後圍圈唱歌,我就覺得就是莫名開始有點嚴肅,就覺得這個文化真的很珍貴。」
中正大學鄒族知識研究中心計畫助理 吳翊豪:「我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就是想到說過去小朋友,可能都是針對鄒族部分來學習;那對於其他族群的文化、或是台灣整體歷史,不見得有這麼多的了解,希望可以帶著他們就是到台南像吉貝耍、然後安平古堡、還有奇美博物館等等。」
特富野社傳統領袖指出,早期台南地區也曾是鄒族人活動範圍,文史工作者段洪坤更提到,西拉雅族曾和鄒族進行貿易交換,兩族群有很深的連結,希望透過交流活動,維繫雙方關係。
阿里山特富野社傳統領袖 Avai Vavayanan(汪義福):「早期鄒族是說是在第一階段活動,是在台南這一帶洪水以後才在山上,所以說早期的歷史背景來講,我們跟台南是很有連結的。」
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段洪坤:「西拉雅跟法定原住民族最接近的就只有鄒族,所以其實我們部落也常常會上去,參加特富野的一些活動,這樣子的話,可以促進兩個族之間恢復到以前3、4百年前那種貿易的友誼。」
鄒族知識研究中心希望,學員不只是從吉貝耍族人的分享中,了解西拉雅族遇見荷蘭人,所發生的歷史變遷,也能從鄒族的角度,探索台南這塊土地的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