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鄭愁予60年前以背包客方式到嘉義旅行,尋找北回歸線,創作《嘉義》一詩,12日舊地重遊,到嘉義市檜意森活村、北門驛等地,舊時的氣味,依然牽繫著他詩人的靈魂,他將參與「吟詠嘉義」的文學活動,和10多位作家合作出書。
《嘉義》有一段詩文:「北回歸線的圍牆上,瑟縮地棲息著來自北方的小朵雲」。鄭愁予說,他是大陸北平人,隨軍人父親來台,民國42年揹著背包裡的鄉愁,從新竹坐了一天慢車來嘉義尋找北回歸線,感覺自己是一朵雲,從北方飄泊來南方,到北回歸線就該回頭了,北回歸線是空中圍牆。
鄭愁予說,那天抵達嘉義,昏黃的路上依稀記得滿眼的綠意蒼蒼、古樸有味的日式建築,當晚被熱心的人士留宿一晚,這次重回嘉義,彷彿回到那個夜晚的溫暖感動,此外,嘉義仍保有「綠色印象」、日式舊建築,有文化氣息,他認為日式建物有宋朝時代的特色,應該要保存。
嘉義市文化局委託中正大學台文所策辦「吟詠嘉義」文學活動,邀請卑南族巴代、布農族卜袞、排灣族林德義、鄒族高英傑、客家人錢鴻鈞、向陽、何信翰、鄭愁予、陳克華、渡也、路寒袖、徐志平、王瓊玲、林黛嫚,以及蔡崇隆與越南籍阮金紅這對異國親密愛侶作家,共同創作。
此活動將跨族群、世代、性別,以華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不限體裁,以詩詞、短文、紀錄片等各種創作型態吟詠嘉義,作品訂於今年10月出版,以族語和華語並現。
台文所長江寶釵表示,嘉義市有一條全國僅有的「共和路」,深具五族共和的意涵,這條路牽連著檜意森活村、北門驛、市政府文化局、博物館等地景,是蘊含歷史、文學、藝術的浪漫街道,值得深入遊賞。